4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碰巧,最近有一则在家长圈中刷屏的谣言,一位有「良知」的「疫苗工作者」,用自己的「多年经验」劝说大家不要给孩子打疫苗。
今天,我们正好借此机会辟个谣。
谣言 1
大家都打了疫苗,所以我不打也行
图片来源:微信文章截图
真想对作者说:
虽然你健康,但你也不用嘚瑟啊。
接种疫苗更重要的意义是保护那些比较脆弱的人,这样一来,大家就能形成一道群体性的「免疫屏障」,严重的疾病就无法在人群之间流行。
如果不接种疫苗(或接种率较低),不仅是个体会得病,而且会大大降低群体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很简单的道理,要是人人都这么想,最后谁也不会打,这样就只会应了那句老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谣言 2
疫苗的副作用很厉害,打了反而有危险
图片来源:微信文章截图
对大多数人来说,疫苗是非常安全的。
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 3 种:
第一种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以及全身发热等;
第二种是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反应;
第三种是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
疫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只有百万分之一。
就算打完疫苗有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接种后的 24~48 小时内,后期再发的可能性很小。
大家想想,要是担心不良反应就不打疫苗,那我们都不用吃饭了,毕竟食物还有可能能把人噎死呢。
谣言 3
得病获得的免疫力,比打疫苗的更好
图片来源:微信文章截图
对这样不怕牺牲的人,只能再次表示佩服。
人的免疫机制不是万能的,一部分病得过一次之后,确实会产生免疫保护再也不会得,但很多严重的传染病一旦患上死亡率、致残率极高,你想再得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疫苗对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打不打疫苗,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明明打一针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通过得病来折腾呢?
谣言 4
接种疫苗后不少孩子会发烧,这样很不好
图片来源:微信文章截图
平常大家总说少见多怪,作者号称是「疾控工作人员」还这么看问题,显然是多见多怪了。
疫苗接种后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发热、少量皮疹、胃肠道不适等)是常见现象,一般持续 1~2 天就会好起来。
只有情况变得严重,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腋窝等处淋巴结肿大时,才要及时去医院,并通知接种单位。
毕竟那些发烧的孩子最后也只是发烧而已,绝大部分都没事。
想要减少出问题的机会,除了回家后注意观察,推荐大家打完疫苗后留院观察 30 分钟。
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这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大多发生在接种后 30 分钟内。如果打完疫苗后能多观察一会儿,现场有医生和急救药品,就能防止很多意外。
在深圳疫苗让这些病都“歇菜”了
小儿麻痹症
解放初期,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很常见,通过免疫接种,深圳从1993年至今,再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
乙肝
1992年至今,深圳为近300万儿童提供了乙肝疫苗接种服务。如今,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降至7%以下,5岁以下儿童的携带率降至1%以下,提前实现了WHO制定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率控制目标。
麻疹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漏种或免疫失败,深圳的麻疹发病一直位居全省的前列,近年来通过综合防控手段,比如多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提高首针麻疹疫苗及时率等,2016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为206例,较2015年全市麻疹发病降低42.8%,发病率为1.81/10万!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
传染病控制在极低水平,其中白喉自2000年以后全市无病例报告,流脑、乙脑每年有1至2例报告,近几年百日咳年均500例左右,有发病逐年增多趋势。
狂犬病
无本地病例,从外地输入的病例则有每年3-5例。
打疫苗竟有这么多便利!
10分钟内必有社康接种门诊
2000年以来,深圳的预防接种工作主要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承担,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520间预防接种门诊,深圳市民步行或乘车,一般在10分钟之内就能找到一家。
手机就能翻看接种记录
互联网+接种,在深圳很流行,目前深圳市已经借助“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小豆苗APP,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全程管理。家长登录APP,可以查询接种记录、设置时间提醒、预约、学习科普、支付、互动。
截至2016年,全市还建成了约125间标准化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从取号、登记、接种到留观,全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
户籍非户籍都享受一样的服务
深圳从一开始就坚定地贯彻实施全人群免疫接种策略,即将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包括外来劳务工及各种原因在深圳居住者)全部纳入常住人口管理,提供无差别的预防接种服务,超前地体现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
二类疫苗也可用医保卡缴费
一类疫苗是国家财政出钱,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
二类疫苗是个人自己掏钱、自愿选择接种的疫苗。
在深圳,凡参加深圳市社会医疗综合保险的参保人和家庭成员,个人账户积累额超深圳上年在岗职工月均工资,超出额可用于支付预防接种费用,全市医保定点社康中心均可。可刷卡支付的疫苗品种包括乙肝、人用狂犬病疫苗、灭活甲肝、流感、轮状病毒活疫苗、麻腮风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等疫苗。
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
老年人是感染流感和肺炎的高危人群,2016年起,深圳开始实施老年人流感和肺炎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深圳市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和参加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户籍人口,都可以享受。
采购很严格,运送都“保鲜”
深圳市疫苗的采购流通管理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执行,目前全市一类疫苗采购都是由省疾控中心采购后统一配送到深圳市,再由市疾控中心统一配送到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层层下发到各接种门诊;二类疫苗由各区疾控中心向疫苗生产企业直接采购,有疫苗生产企业或有冷链资质的配送公司送至各区疾控中心,在层层下发至接种门诊,整个过程都是冷链运送,确保疫苗安全有效,市民大可放心接种。
资料来源: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卫计委公卫处、“疫苗小豆苗”微信公众号
科普支持:“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
图片:网络,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