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市急救中心,各急救网络单位:
为强化我市急诊急救管理,规范医疗急救行为,提高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我委组织对全市急救网络单位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核对象是全市十个区(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67家急救网络医院和3个独立急救站(市急救中心、梅沙急救站、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共70个急救网络单位。
全年120急救平均出车反应时间为68秒,出车量为205290车次,抢救病人175396人;处置大型事故999宗,大型事故中抢救3666人;全年完成各类医疗保障任务共91次,现场处理及转运37827人次。全年完成应急演练共计16次,集结队伍20支。
总体上圆满完成2019年度各项急诊急救工作任务和指标,急诊急救工作质量稳步提升,积极探索急救体系建设,部分急救工作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二、工作成效
(一)120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实现全市急救一盘棋。
全市各网络医院和急救站点能服从调度指令,按照急救原则和规范开展急诊急救工作,实现全市急救工作上下联动、协同一致。
(二)各岗位恪尽职守,确保重大保障任务零出错。
全年圆满完成各类医疗保障任务共91次,未出现差错和不良事件。特别是驻训保障和深圳马拉松保障任务严格落实到位,受到驻训队伍和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三)加强团队建设,维持队伍稳定性和积极性。
网络医院管理层进一步重视急诊科、院前专科设置,关于急诊政策制度的认知与执行能力明显提高。急诊急救学科建设意识有所提升;“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使用执行逐步到位,绩效奖金和人员晋升政策有所改善,院前和急诊科人员稳定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
(四)积极探索急救体系建设,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以“全市急救专家团队出国研修班”为契机,学以致用、群策群力、通力协作,各网络医院急诊院前科以多种形式开展急救知识公众培训,全面普及科普宣讲推广AED应用,努力打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急救模式,为全国急救体系建设提供范例;以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具备航空医疗救援能力的8家三级医院勇于担当,与市急救中心和通用航空公司携手共建深圳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积极投入航空医疗救援应急演练和实践并取得显著实效,为粤港澳大湾区急救工作的互联互通拓展渠道。
三、存在不足
(一)急诊急救资源配置区域性差异明显。
三级医院布局和急救网点规划在原特区外区域未能均衡发展,特别是坪山区、大鹏新区尚未设置三级综合医院,区域急救网络构建尚未完善,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明显受限;龙岗区、坪山区、光明区院前急救考核平均成绩偏低,急救站点覆盖不全,院前急救总体实力不强。
(二)社会办医院急救能力有待提升。
社会办各医院院前、急诊综合考核成绩普遍低于同级公立医院,在三级指标“科研教学”和“以奖代补”资金使用执行方面得分较低;急诊科设置与管理普遍存在不到位、不规范现象,急诊急救队伍稳定性和积极性明显不足。
(三)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等专项救治流程尚需进一步规范。
心、脑血管意外处置流程各环节时间节点存在记录缺失现象,不符合胸痛、卒中建设要求;部分医院孕产妇院前救治未能做到全科出诊。
四、表彰与提醒
为鼓励先进、鞭策不足,根据2019年度深圳市急诊、急救综合考核结果,对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等36家A级院前急救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49家A级急诊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
对院前急救综合考核为C级单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东区)、深圳慈海医院、深圳中海医院、深圳永福医院、深圳雪象医院予以通报提醒;对急诊综合考核为C级单位的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深圳中海医院予以通报提醒。被通报提醒的单位要认真落实整改,并在通报后1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市急救中心,市急救中心将组织人员进行复核。
2019年度深圳市院前急救综合考核评级名单详见附件1,
2019年度深圳市急诊综合考核评级名单详见附件2。
五、改进要求
(一)优化急救资源配置,促进全市急救事业均衡发展。
市急救医疗体系引入先进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全市急救资源进行更客观科学的规划。协调各方实现急救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急救服务供给均等化和急救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急救质控精细化管理。
2019年底新急救调度系统上线,具备数据精细化存储分析提取功能,对各种质控指标均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急救全流程的质控,提升医疗急救水平,有效防范医疗风险。
(三)正视不足、补齐短板,促进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进一步强化院前急救制度管理和流程管控。继续不断引进急诊专业人才,加强急诊专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争创国内一流水平。
(四)规范“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强化政策调控杠杆。
市急救中心出台“以奖代补”资金管理细则,细化资金使用规定,明确奖惩措施,引入财会专业审核督导机制。确保资金合理应用,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能,充分调动急救团队的积极性和急救队伍的稳定性。
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3月13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