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张阿姨,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
每天的工作就是煮饭、拖地、晾衣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全年无休。
最近,她发现自己的右手手背上长了一个小小的红疙瘩按了按,有点疼。
但家庭主妇嘛,偶尔这里疼那里酸的,谁会在意呢?
家里人也没觉得是个事:
“拿点药膏擦一擦,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就擦点药膏,过两天就好了!”
可过了几天,小疙瘩越长越大,中央出现了小“黑洞”,用药后不但没有恢复,还越来越扩张,形成一个直径超过4厘米左右的大窟窿,还开始有脓水流出。
更可怕的,手臂上又长了一个红丘疹。
又拖了几天,张阿姨的手已经惨不忍睹了。
手背有大窟窿不说,周围肿胀,还开始发疼,
这位本来很能忍的家庭主妇,终于受不了了:
“整只右手像废了。”
看着情况不对,张阿姨不敢再拖了,赶紧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看病。
皮肤科医生关杨看到她的手背后,马上劝她做做病原学检测。
“她的手背可能是感染了什么,估计和一种分枝杆菌有关。”
——关杨
果然,被她猜中。检测结果显示,张阿姨的手是被“海鱼分枝杆菌”感染了。
海鱼分枝杆菌
这是啥玩意儿?
简单地说,是一种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和结核杆菌是同属。
在28℃-30℃的环境里,这家伙活得最好。但一旦超过37℃,它就活不下去了。
也许知道自己的“底细”,海鱼分枝杆菌一旦侵入人体,就只会在筋膜里蔓延,
如手、脚等,并不会跑到温度较高的内脏器官,
因此,一些中招的人,会经常忽略或拖延治疗,顶多自己擦点药。
可医生却不这么认为。
“感染了这个菌,虽然病情会发展得比较慢,但如果不加以干涉,可能会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在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身上,还可能会出现扩散性的感染和菌血症。”
——关杨
对张阿姨来说,如果晚点来,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所幸的是,经过针对性用药,她手上的“窟窿”很快就止住了。
但有些人,可没那么幸运。
曾经有浙江的患者,被虾刺伤后手腕痛,没当一回事,
后来又当成类风湿关节炎来治,没想到,越治越严重,脓越流越多,还有恶臭,
最后,查出脓肿肌腱断裂,差点要截肢。
还曾有媒体报道,一位中国台湾渔民因为大面积感染了海鱼分枝杆菌,只能截肢,落下了坏死性筋膜炎。
最终,这位渔民出现了败血性休克,不治身亡。
所以,千万别小看这种分枝杆菌。2014年,它还曾侵袭纽约华人海鲜摊档,引发过一阵子疫情呢。
但话说回来,张阿姨一个生活简单的家庭主妇,咋会“无端端”感染上这种细菌?
关杨医生的一个问题,成为了解开谜团的关键。
“你们家这段时间吃了鱼,或是吃了海鲜吗?”
张阿姨吓了一跳,确实这段时间,他们一家经常吃鱼。
难道这种细菌,会通过鱼和海鲜传染吗?
张阿姨的心吊了起来。
“这倒不会。”关杨解释道。
“但你在处理鱼的时候估计被刺到了吧?”
这下,张阿姨想起来了。
有一次,她在洗鱼的时候,手指被鱼鳍刺了一下,连血都没有出现,只是有点红肿,2-3天就消退了。
好像不久后,她的手背上确实就出现了疙瘩。
做惯了“煮饭婆”,被鱼鳍刺伤都算是家常便饭了,谁会想到这还能和海鱼分枝杆菌扯上关系。
这下,关杨基本能判断,张阿姨就是因为洗鱼时,被鱼鳍刺伤才中招的。
为了让其他人不“踩坑”,关杨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接触水产品的人,容易和海鱼分枝杆菌结下不解之缘:
比如——
海钓爱好者
鱼贩
菜场小商贩
经常处理鱼虾蟹等海产品的家庭主妇
......
如何避免中招?这里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在处理水产品时,最好戴上厚点的橡胶手套。
如果不慎被刺伤,要及时将血挤出来,并清洗和消毒伤口。
如果有任何皮肤局部肿胀的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以免拖成严重后果。
记住,在这个处处讲安全的世界,洗个鱼也要记得戴“套”啊!
看完了张阿姨的故事,你一定也感受到——
妈妈真的好辛苦!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她们默默忍受了很多压力,甚至疾病的摧残。
就在前段时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有一位妈妈,因为手指麻而找到骨科医生姜浩力。
检查了她的手后,他问了个很平常的问题:
“平时都做些什么事?”
这位妈妈像机关枪一样吐出一连串词:
煮饭、买菜、拖地、抱孩子遛弯......
再洗衣服、拖地,期间一直抱着孩子......
医生双臂抱在胸前,耐心等她说完。
听到这么多活儿,自己都忍不住“哇”了一声,感叹道:
“就是没有时间休息了是吧!”
妈妈不可置否。
医生边敲键盘,边和妈妈说:
“你应该多休息。其他家人应该帮你分担下...”
说完,打印机里吐出一张单,是假条。
“这张假单是开给你老公的。提水、买菜、搬东西,这些重活应该由男人来干。”
虽然没有上班,但家务活儿却是最大的工作。
如果这些事,总是不被看见,
人体验到的就远不止孤独,更是一种自己并不存在的死亡感。
希望更多人,都能像《爱情保卫战》中涂磊的三观一样:
“老婆,不是用来生孩子的,而是一起相伴到老的。有的男人婚前婚后没什么两样,他认为找老婆就是生孩子、做家务的。
我告诉你,你错了。你是找一个可以相互扶持到老的人,而不是在家里干活,一直忍气吞声的人。”
资料来源: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视频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抖音
采写:深圳商报记者郑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