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公众参与 > 业务知识库 > 行政事项

9地市卫生健康部门在深签署协议,共同做好这些事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4-07-23 09:1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7月17日,9地市卫生健康部门齐聚深圳,携手举办“深圳都市圈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卫生健康合作发展推进会”。

  会上,深圳、珠海、河源、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9地市卫生健康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卫生健康协调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同见证“深莞惠中”运动医学专科联盟等4项合作协议的签署,为珠江口东西两岸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共建共享注入新动力。


  01、9地市卫生健康部门携手做好“五件事”

  根据合作备忘录,9地市卫生健康部门将常来常往、有商有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在深化医改、标准互通和卫生监督执法等3方面建立协作机制,还要率先推动健康服务供给、医学科技教育信息、公共卫生联防联控3方面的一体化。    

  要让珠江口东西两岸居民享受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供给,9地市决定一起做好“五件事”

  01.把高地建起来。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打造七大中心: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疑难复杂病例会诊中心、重大专病防治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国际交流中心。

  02.突破地域限制,建起区域医疗联合体。

  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形成覆盖区域主要疾病的专科服务网。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与东莞市大朗医院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协议,迈出实践第一步。

  03.一起推广《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

  这套得到国际认可的、带有中国印记的医院标准,已吸引了“两圈”多家医院参评。接下来,9地市将支持和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参与评审认证,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04.织起一张医疗急救协作网。

  今后,9地市将联手布局区域医疗急救网络,构建海陆空立体化医疗急救体系;建立联合急救调度机制,组建区域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立急救医疗联合专家团队,缩短急危重症黄金抢救时间和提高救治水平。

  05.筑起“红色生命线”。

  建立常态化血液调剂联动机制,推进各市采供血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制定区域突发状态血液应急保障预案及跨区域紧急调拨流程,提升全区域采供血应急保障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深圳还将发挥核心引擎辐射功能,用好深圳医学科学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带动9地市共同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此外,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基础上,9地市有望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居民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得到互认。

  未来,9地市将一起做好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和技术交流合作,共同培训人才。


  02、9市合力搭起健康“桥”

  早在2009年,同处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3市便签署了医疗卫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医学文书“一单通”、健康证明“一证通”等6方面展开合作,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方便三地居民就医看病。

  2016年,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5市首次举行联合医疗救援演练,实现了跨市应急响应、指挥决策、联动救援等协同作战。

  据统计,深圳通过医疗卫生“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机制,向河源、汕尾等派出医师900余人次、接收进修770余人次、创建学科63门,援建深河人民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深汕中医院。发挥高水平医院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深圳市人民医院等13家深圳医院,成立ECMO、神经外科专科协作等30余个跨区域专科联盟,覆盖8市60余家医疗机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此次9地市卫生健康部门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协调发展,实现乘法效应,让9地市向着共同目标迈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让“圈内人”享受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