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物资保障组以保障急需、紧缺防控物资供给为首要目标,第一时间建立了以接受社会捐赠为主的物资筹措渠道。在物资保障工作过程中,做到摸清“一个底数”,抓住“两个关键”,畅通“三个渠道”,建立“四个机制”,全体动员,多方筹措,灵活调配,充分保障了疫情防控的物资需求。
摸清“一个底数”
疫情伊始,物资保障组便依托现有的财务直报系统,紧急开发了深圳市医疗卫生单位疫情防控物资需求网络直报系统,并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日定时报送物资消耗、库存及供应保障等信息,同时安排专人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物资的储备及消耗情况,为医疗系统防控物资的科学合理调配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抓住“两个关键”
确保重点单位的物资需求。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根据分级保障的要求,首先全力保障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指定检测机构市CDC的物资需求。在物资相对充裕时扩大发放范围,并适当向疑似病例收治医院及后备医院倾斜。
确保关键物资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想方设法筹集防控疫情急需、医疗卫生机构紧缺的包括医用防护级别高的防护服、医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关键物资,确保这些物资不断档。
畅通“三个渠道”
积极接受社会捐赠。为拓宽物资筹措的渠道,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物资保障部门第一时间公布了接受社会捐赠的渠道,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捐赠的有关规定,规范接受社会各界的物资捐赠。同时加强捐赠物资使用的内部管理,规范建立捐赠物资收支台账、及时分发物资及定期盘点库存,建立健全了出入库管理和财务核算,定时公布物资捐赠、收发信息。
大力争取上级物资保障部门的物资支持。及时向上级物资保障部门反映本系统的物资需求和储备情况,大力争取省、市物资保障组下发紧缺物资。
加强和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机构进行对接。及时接收他们转过来的医用物资,或对他们接收的医用物资提出合理的分配意见,确保医用物资能快速及时地分发到各医疗卫生机构,解决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物资调配使用审批机制。建立了严格的物资出入库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对所有筹集的物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每一件物资的进出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核、审批,全流程记录。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做到非紧急不批、非一线不批。
建立医院间紧急物资调配机制。根据疫情防控任务的轻重缓急和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物资库存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物资调配,下发物资紧急调配令,要求调出单位从大局出发,无条件服从物资调配。目前共发出紧急调配令12个,调拨N95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共4.7万件套。
建立大宗物资分配机制。以物资保障梯队次序及各医疗卫生机构库存情况为主要依据,对接收到的大宗物资做到不耽搁不滞留,即到即发,及时缓解各医疗卫生机构物资短缺的局面,最大限度发挥物资的效用。
建立物资使用管理督查机制。成立了专责小组,到市三院、市疾控中心、北大深圳医院等物资使用重点单位对物资储备和使用情况进行现场督查,核查其物资库存实际情况、每日实际使用情况,指导其做好物资收发、统计管理工作,对瞒报、漏报、少报现有库存物资的情况,进行严肃追查和问责。
截至3月18日,我委共接受98个社会团体、个人爱心捐赠物资77批次,包括防护物资94.5万件(套)、消杀物资7.23万公斤、药品450箱、医疗设备528台。这些防疫物资饱含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为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物资保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