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健康深圳 > 首届深圳杰出青年医生评选

遇上一个和你说“人话”的医生,病都好了一半!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8-06-13 15:2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有一位汕头的老人,得了心脏瓣膜病已经好几年了,去很多医院都看过,医生都跟他说要做手术。

  可是很奇怪,他很担心,却一直不同意手术。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深圳的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脸上写满了烦躁和焦虑。医生问了他半天,才发现他其实根本不知道得的是啥病,之前那么多医生跟他讲的道理,他基本上都没听懂!

  “老人家,心脏瓣膜就相当于心脏里面的一扇门,正常情况下开得开、关得严,才能保证血液是往一个方向流的,但是你的病,使得你的门只能打开一条缝,心脏就要拼命往外挤血,才有足够的血流向全身。”

  没有一个唬人的专业术语,这位医生绞尽脑汁跟他说“人话”、“打比方”。

  “如果你不做手术,不把门换一扇新的,你的病就永远好不了。”

  老人家茅塞顿开,一下子解开了多年的心结!“我终于知道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了!”

  老人家立马同意做手术,手术非常顺利。

  这位医生叫王赞鑫,今年35岁,是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的心外科副主任医师。他不但医术高超,2017年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从天津来到深圳,他还最懂病人“心”,喜欢用“大白话”,把天书一样的病情,给病人解释得清清楚楚。

  2018年5月3日,他获得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医生”提名奖。

  在评选现场的TED演讲中,他说——

  作为一个医心的医生,我必须懂他们的“心”。

  心脏疾病门诊中,病人的疑虑、害怕与担心是最常见的。我把病情解释清楚了,他们往往如释重负,病都“好”了一半。

  我叫王赞鑫,今天让我占有你们的心。

  我在心外科工作10年,作为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所面对的患者多数病情非常紧急,我们需要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曾经有一名年仅33岁的患者,刚来深圳打工就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血管破裂,命悬一线,年轻的小伙子躺在床上疼痛难忍,满头大汗,身子蜷成一团。

  当时,患者来到我们医院,没有亲属帮忙,只有刚刚从老家赶到的父母,25万的手术费对他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在我面前,他们只说了一句话,“救救我们的孩子,求求医生了,多少钱我们去凑。”患者与我年龄相仿,老人脸上的表情,与我生病时候,父母的神情完全一样,无论如何,先做了手术再说。

  一夜的手术做的十分艰苦,最后,患者顺利康复,两位老人脸上的笑容让我无比欣慰。

  这种患者我们每年救治超过200例。就是200例手术,他们都有200个家庭,有父母、有妻儿、有牵挂、有不舍……守卫每个让你关心、挂心、痴心的人,是我的初心。

  平日里,作为外科医生,与患者谈话交流,解释手术病情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估计平日里,大家听医生讲解病情,都有这种情况,每个字都听得懂,但是连起来确实不知道讲的是啥,只是知道有危险,其他一无所知,甚至于对自己的病情毫无理解。

  一位老人来自汕头,心脏瓣膜病已经好几年了,很多医生告诉他要手术治疗,他始终没有接受。来到门诊,多年的看病经验,使得他的态度很不友好,觉得医生治不了他的病,讲到手术,满脸的疑惑和恐惧,越来越急躁。

  开始我觉得他的病很久,对自己的病已经非常了解,交流以后才明白,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之前医生讲的就没听明白过。

  后来,我用谁都听得懂的“大白话”告诉他病的简单原理,患者就像小学生一样在认真的听课。这一下解开了他多年的疑惑,他说,“你是跟我解释最明白的医生了。”

  后来,这位患者马上住院接受了手术,恢复很快。他还现身说法,跟其他患者讲解病情和自己术后的恢复情况,他们之间的交流甚至比医生解释的更有用。

  这样解开每件让你忧心、担心、揪心的事,是我的用心。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责任,而患者的信任,则是这份职责的荣耀。

  今天早上刚刚出院的一位78岁高龄的冠心病患者,曾经接受多次冠脉支架治疗,这次住院又发作心绞痛,心脏血管堵得很严重,开刀搭桥手术是唯一出路。

  面对高龄的患者,我们也有些担心,手术风险增加,术后恢复时间长,伤口不容易愈合,都有可能增加医患矛盾。

  可是,老爷爷却心态平和,一个星期的术前检查期间,每次查房都和我们有说有笑,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拉住我的手,只说了一句话,“王医生,我的心就交给你了。”

  “我的心就交给你了”,听到这句话后,我感到责任无比重大,手术过程中,这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耳边。患者能够让我触摸他的心脏,那是对我们多么大的信任。

  感受每次患者的放心、宽心、决心,最让我暖心。

  初心、用心、暖心,这是心外科医生的一颗赤子之心,做医生,我是走心的,做医生,我是认真的,谢谢大家!

  救过很多心

  他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10年,参与完成各类心脏手术2000余台。擅长冠心病、瓣膜病和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

  搞研究很用心

  他曾于2011-2012年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医院心脏中心进修,2012年获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Lillehei奖学金新秀奖。

  他在冠心病和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上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9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基金1项。

资料来源:共青团深圳市委卫生工作委员会

附件下载

108.jpg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