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顺利完成2025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评估

发布机构: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5 09:05:03

  2025年9月21日—25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慢病示范区”)复审评估工作在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龙岗区顺利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现场评估专家组通过现场走访、听取汇报、访谈交流等方式,对慢病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和复审评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各区人民政府及示范区建设成员单位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共同参加调研。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2010年正式启动慢病示范区创建,2017年实现10个慢病示范区全覆盖,2023年6个慢病示范区通过国家复审,其中龙华区、宝安区建设成效显著,复审成绩突出,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经过多年实践,深圳市已逐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持、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构建起集政策、技术和资源、创新引领为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各区立足实际、综合施策,积极探索数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实践经验。龙岗区创新运用“华佗GPT”医疗大模型打造“龙岗家医”平台,整合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监测、疾病预警、智能解读、健康画像等健康管理服务。积极探索精准营养饮食干预新模式。罗湖区率先打造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推动以“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机制为核心,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渔邨社区创新“135都市养老模式”,推动老年友好社区工作高质量发展。福田区打造“福田健康云管家”“掌上健康管家”数字平台,提供24小时在线健康服务。创建“街道统筹、三方协同、市场化运营”的体卫融合新模式,率先建成侨香、香安两个示范智慧健康社区。南山区率先将慢性病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并实现常态化管理,探索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推动卫生健康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智慧诊疗、智慧影像、智慧病理、智慧检验、智慧服务等赋能“健康南山”。“医康养托”四位一体,打造高品质“朝夕”幸福街区。

图片1-1.png

  现场走访环节,专家组分组深入医疗机构与健康支持性环境,重点考察了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分级诊疗落实、重大慢性病监测、筛查、诊疗和管理等工作,详细了解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食堂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成效。工作座谈会环节,国家专家组抽取文体、教育、医保、财政、民政、公安、宣传、街道办等示范区建设成员单位进行现场交流,重点了解慢性病防控政策融入各部门规章制度、具体举措以及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效果。

图片2.png

  下一步,深圳市将以国家级复审为动力,持续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民生工程。一是对标先进,提质增效。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主线,构建科学规范的示范区评估体系,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为全国贡献“深圳智慧”。二是锐意创新,数字赋能。聚焦健康城市与数字深圳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风险预测、辅助诊疗等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预测、精准干预、科学管理”的智慧防控新模式。三是系统推进,多元协同。全面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全健康影响评估与居民健康积分激励机制,构建跨部门、多病共管的一体化防控格局,持续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供稿:业务科 胡潇文 葛静艳

  2025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