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医院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投入以及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医院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远高于其他公共建筑,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有巨大节能潜力。2060年前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推动医院节能降碳工作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医院走向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3年,以医院的设备能效、能耗计量、节能管理和优化为考核重点,市医疗专服中心组织开展深圳市绿色医院评审工作,全市共有16家公立医院参与了现场评审。总结出以下问题:(一)能耗监测计量缺乏深度。仅部分医院实现“大型医疗设备、中央空调等主要用能设备分项计量,分科室计量”的用电三级计量,大部分医院停留在一级(总用电计量)或局部二级(分区计量)计量。部分医院仅简单采集能耗数据,没有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统计分析能耗结构数据,无法有效做到能源使用监管及能耗成本管控。(二)能耗管理标准未能统一。医院用电结构复杂,除了常规的照明、空调、动力用电类别外,还包含医疗设备、净化空调等特殊用电类别。若将此类能源消耗笼统地归到其它用电类别,则无法进行精细化节能诊断、针对性制定节能措施。部分重大医疗诊疗设备用房、手术室等特殊空间,对空间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在满足医疗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若无相关能耗管理标准,易造成大量能源浪费。(三)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不足。多数医院存在新老建筑、新老设备并存的情况,节能技术、绿色建材、建筑智能化等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差异大,节能管理难度大。多数医院采取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但整体规模较小,分布式光伏技术未能得到普遍应用,且缺乏对可再生能源的效益分析。建议:(一)利用信息系统提升能耗管理深度。规范医院建筑用电分项分区计量系统设计,建立统一的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准确传输、集中管理和深度分析,逐步实现医院能耗分楼层、分科室的精细化计量和管理。(二)制定医院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标准。研究制定涵盖深圳市能耗限额基准、能耗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主要用能设备节能技术措施、特殊空间能耗管理细则等医院建筑能耗管理标准,逐步提升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节能管理水平。(三)提升新建医院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推进既有医院建筑改造升级。严格执行《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新建医院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要求统筹谋划,充分考虑项目周边环境、业务特点、使用者需求等,选取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优先采用被动设计策略,避免为达考核标准选取不经济、不符合医院使用特性的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项目打造三星级绿色建筑,近零碳、零碳建筑。制定医院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开展全市公立医院既有建筑改造升级摸底调查,统筹制定年度改造计划,明确重点用能设备、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加快推动新建医院建筑光伏一体化试点建设,按“宜建尽建”原则推动公立医院既有医院建筑加装光伏系统,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和医院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