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吃面救人不留名,视频走红“曝”出宝藏医生哥!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2-08-25 09:0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为更好地展现广东医护人员风采,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中医药局、南方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第六届寻找“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活动。

  经各地各部门推荐、活动组委会评审,8月19日,第六届“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获奖者名单正式发布。其中,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临床检验科主任刘涛获“广东好医生”称号。

1.jpg

2022年“广东好医生”颁奖现场,获奖医生合影

2.jpg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刘涛医生

吃面救人不留名,视频走红发现宝藏医生哥!

3.jpg

刘涛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临床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

  作为疾控领域专家,他在深圳先后参与了“非典”、禽流感、登革热、新冠肺炎等疫情防控工作。

  他曾赴西藏林芝进行医疗技术支援,期间参与了鼠疫、炭疽、疟疾等疫情的处置工作。

  他见义勇为,利用医学专业知识,帮助有需要的人。

  “吃一碗面连救两个人”的热搜视频,让刘涛成了全民点赞的好医生。

  在刘涛眼中,救死扶伤是医疗工作者的本分,“救人是本能反应,还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在急救室抢救了更多的人。我只是做了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每一名党员都会做的事情”。

获“全网”点赞,救人是一种本能

  2021年12月10日中午,深圳市罗湖区一家餐馆内发生紧急一幕。

  正值用餐高峰期,有个顾客突发晕倒,店员束手无策,这时,一名身着黑色上衣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上前说“我是医生”,立即展开施救,顾客慢慢苏醒。未几,店内另一名女顾客脸冒虚汗,似要晕倒,其丈夫求助,黑衣男人经过仔细查询,确定是其早上做胃镜没吃饭低血糖所致,喂她喝了杯糖盐水后好转。

  随后,黑衣人悄然离开,但救人视频在网上发酵。网友们全城搜索,终于让好人留名——他就是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临床检验科主任刘涛。此事迅速窜上微博热搜榜,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纷纷转载报道。

4.png

5.jpg

  在餐馆吃碗面连救两人,并不是他第一次见义勇为。2004年,他新婚不久,带着爱人出去旅游。在火车上,听到广播说有旅客身体不适,急寻医生,他立刻起身。到了指定车厢,一位挺着大肚子的产妇痛苦地靠在列车员身上,羊水已破裂,要立即生产。他轻声安抚产妇的情绪,和赶来的另一名护士通力合作,利用车上简单的医疗用品顺利接生。

  当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车厢内的凝重,所有人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2012年的一天,刘涛带着儿子外出,路过一个公交站时,一位十几岁的少年突然倒地,不断抽搐。他急忙上前查看,少年眼睛上翻,神志不清,他凭经验意识到是癫痫发作,连忙将其调整为侧躺姿势,解开衣领保持顺畅呼吸,实施急救。

  几年前,他在梅州休假,正在路上逛着,目睹一辆摩托车疾驰撞上货车,司机严重骨折,伤口出血。他一边赶紧拨打急救电话,一边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直到救护车赶来才放心离开……

  每次遇到急救,刘涛都勇字当头。他还曾披上战袍,冲在抗疫的最前线。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不少医护人员中招倒下,形势严峻。刚大学毕业两年,还在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刘涛,主动报名驻点隔离治疗SARS病患的定点医院,直接面对危险系数最高的病人,因为表现突出荣获深圳市抗击非典型肺炎三等功。疫情结束后,他又和几个同事参加了SARS病毒溯源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打破生活的安宁。经历过抗击非典战斗的洗礼,刘涛立即绷紧了心中那根弦,马上写请战书要求支援湖北。虽然最后被统筹安排留在后方,但他始终坚持服务深圳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投身支援社区防控工作,后来还多次带队参与核酸采样。

  刘涛的这份热血,与家里的熏陶分不开。他出生医学世家,爷爷、伯父和父亲是医生,姑姑是护士。小时候跟着父亲上班,多次看到误喝农药或食物中毒等病人被送到医院,这些救死扶伤的场景让他觉得做一名医生很有意义,萌生了学医的志向。后来,他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录取,虽然错失心仪的临床医学专业,但他没有气馁,5年苦读系统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内容,认真去医院实习,平时还勤于自学,所以救起人来毫不含糊。

6.jpg

刘涛在检验科工作中

深入一线的“疾控老兵”

  2010年初,刘涛赴西藏支援,并被任命为广东省第26批援藏医疗队队长。

  最开始到达林芝,行至住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所“危房”,灰暗破旧,墙壁有裂缝。“在我们援藏离开后,还真的被鉴定为危楼,拆掉了。”刘涛笑道,从平原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身体有些不适,但他很快克服了。

  援藏一年,刘涛一次次上山下乡,走街串巷,除了日常协助规范医疗诊疗技术、传授新的医疗技术外,还到偏远地方组织学科义诊活动。林芝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加上境内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并存,包括疟疾、包虫病、鼠疫、炭疽病等多种传染病时有发生。每当接到疫情报告,他抬腿就走,下乡帮助甄别病人,送医院隔离治疗,与时间、病毒赛跑。同时,指导当地清理卫生死角,进行卫生改造。

  有一次,林芝下辖的波密县一个村子发生炭疽病,晚上12点多,他和林芝卫生局局长连夜赶去。途中经过一段山路号称“通麦坟场”,极为狭窄,经常会发生泥石流、塌方,稍有不慎就有生命之危,许多川藏线的司机都谈之色变。

  司机小心翼翼开过这段盘山土路,赶到村子时已天色微亮。顾不得休息,他们在村医的带领下,马上赶到牧民家里仔细甄别各类炭疽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并采样回去做病原体分析。因为处理及时,感染人数仅七八人,疫情得到控制。

  在摸排感染来源时,他发现原来是牦牛感染了炭疽杆菌死亡,村民不舍得扔,就几家人一起烹饪分食以致感染。他一再告诉他们,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肉,动物死了要赶紧处理,防止感染。

  “我们经常和当地疾控中心下乡搞免疫工作,有的地方不通公路,我们就骑马去,或者徒步爬山。”刘涛回忆道。一天十几小时的工作强度,经常回到宿舍已是天色昏暗。此外,他还帮助林芝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核酸检测技术,并首次利用此技术在西藏地区检测出肠道病毒。

  在林芝,不少人因白内障几乎失明,甚至走路需要搀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医疗队商量救助方案。后来,他想办法跟慈善组织深圳狮子会联系,获得一批捐助款,又和深圳市眼科医院专家联系,邀请对方带团队来西藏开展免费义诊,为60多个病人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有时,发现来看病的村民连车费都出不起,他又组织医疗队为他们捐款,有时还亲自开车接他们到医院。

  他把温暖送给了藏区,却无暇顾及家人。彼时儿子只有3岁,每次在电话里用稚嫩的声音问道:“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家?”这位五尺汉子就使劲忍住自己的泪水。为了这个蓝天如镜、雪山巍巍、湖泊澄净、牛羊成群的美丽地方,他坚守住了,也贡献了自己医者的力量。

  从西藏回到深圳,他很快回归正常工作,继续付出他的热心、爱心。比如,有些病人因特殊情况,着急得到检测结果,刘涛会评估给予加急处理;遇到捉襟见肘的结核病人没钱做检测,他申请政府的免费项目,帮助免除费用……“我就是个普通医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第一现场等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