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副主题是:
“关爱老年口腔 乐享健康生活”
人老了就一定会掉牙吗?
怎么做能老了还一口好牙?
……
以下这些知识点提前学习
记得提醒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
一定要做好牙齿清洁哦~
做好这几件事
80岁也能有好牙口和闪亮笑容
老人没牙,后果很严重!
除了会引发口臭、牙周病、影响消化,
还有研究显示,可能会造成咀嚼肌肉障碍,让脑回流血量减少,增加失智症风险。
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老年人只要口内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
老年人需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
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
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使用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损伤牙龈。
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每天需要清洁维护。
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可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需刷牙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
活动假牙需在每餐后摘下清洁,用软毛刷清洗干净。
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第二天晨起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戴上。
局部用氟,合理膳食,预防根面龋
老年人多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
由于唾液减少、清洁不到位,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即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
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
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出现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
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会有牙菌斑堆积,久而久之,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
如果老年人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
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
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重者引起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
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
关注口腔黏膜变化,防止发生口腔癌
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年龄,老年人应关注口腔黏膜变化。
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表现后要及时就医。
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
因此,应早期预防,戒除烟酒嗜好,不嚼槟榔。
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洁牙一次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病程进展快、自我修复能力弱。
因此,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每年洁牙一次。
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口腔疾病发生、控制口腔疾病发展。
认真刷牙、定期检查
希望你在八十岁的时候
还能够笑起来一嘴牙
吃起东西来嘎嘎香
来源: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口腔科 于振安、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