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将至
又将迎来一波出境旅游高峰
在尽情游玩的同时
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
"登革热"
在广东
每年6~10月是登革热易发季
深圳市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9月20日至9月26日)
登革热的风险等级为“中”
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登革热主要通过
“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要尤为注意预防伊蚊叮咬
面对来势汹汹的蚊子
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01、登革热是什么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它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所以蚊子才是祸根!
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平均为7天。
没有特定的易感人群,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目前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地区以及环太平洋岛屿。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轻或无症状,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症。
02、怎么知道自己得了登革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 ,甚至40℃ 。
除发烧外,登革热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并且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
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卡他”症状。
如果2周内有登革热疫区旅行史,或自己活动的城市有确诊病例,再加上上述的症状,则很有可能得的不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了。
03、首次感染症状轻,再次感染会要命
登革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一般来说,第一次感染,大多数人症状不严重,康复后会对该种血清型登革热产生免疫抗体。
之后再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则可能导致重症,严重的会引起休克、器官衰竭等。
上面这段话翻译一下:
你被登革大哥打了一次,第二次远远见到二哥,以为是大哥,想着不会再打你,便放松了警惕,没想到二哥趁虚而入,能直接把你打个半死……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得了登革热,也无法判断第几次得(大部分人无法判断),及时就医吧。
04、高烧退了病情可能更严重
有些患者发病3-7天后,高热退了,就以为自己康复了。实际上,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因此以下的“报警”信号要及早关注:
严重腹痛
持续性呕吐
牙龈出血
呕血
呼吸急促
疲劳、不安
以上症状都是重症登革热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05、不要乱吃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治疗的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要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们会增加出血风险。
典型登革热致死率低于1%,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致死率超过20%。
所以,无论病情轻重,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06、出境游尤其要小心
目前我国的登革热病例主要是输入病例,所以打算趁着暑期带着孩子出去旅游的宝爸宝妈,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出门前“三准备”
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
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旅程中“三注意”
① 注意防蚊叮咬
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
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阴、草丛、凉亭等地逗留。
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
② 注意防蚊孳生
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
③ 注意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归国后“三留意”
入境时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
归国后14天内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留意清除居家积水和蚊虫,保护家人健康。
07、5招!将身边蚊子赶尽杀绝
① 清理家中积水
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
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② 保持通风干燥
开窗通风,避免潮湿,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③ 安装纱门纱窗
把杀虫剂喷洒在纱窗上,效果更佳!
④ 挂好蚊帐
也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的驱蚊产品。
⑤ 使用灭蚊虫产品
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
如果用杀虫喷雾不要向床单、衣物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收好餐具,喷洒之后关好门窗,待1小时之后开窗通风,散尽之后再进入房间。
来源:深圳疾控、广东疾控,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