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15分钟社康圈”,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是近年来深圳人高度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
近年来,得益于医改,深圳的社康服务机构获得长足发展,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及医疗设备进步明显。目前,深圳市的社区医疗服务已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3年底,全市社康机构数量达到926家,实现了深圳市全覆盖,初步实现了“15分钟社康圈”设计;全科医生总数超1万名,每万人的全科医生数超过6名。
深圳社康机构的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38.1%,这个数据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是离“成为市民看病的首选”,还有不少的关卡要闯。仍有不少市民群体,他们虽然经常从家门口的社康经过,但是有个小毛病还是去了医院,他们的顾虑是什么?
市民热衷的“中医诊疗”成了社康短板?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刘禹翔经过对社康机构的实地调查走访发现,深圳社康作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重要“阵地”,其中医诊疗的功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在具体实操中仍面临不少问题。
“年纪大了,身体有点小毛病,想看看中医调理身体。”家住福田的陈阿姨进入更年期后犯了“眩晕症”,起身、转头、弯腰……稍个不留神,就仿佛坐上了过山车,晕的找不着方向。在朋友的建议下,她萌生了找中医调理的想法。
从陈阿姨家到最近的社康中心仅需8分钟的步行时间,但是,陈阿姨每次求医问药都会花上半小时车程跑到市中医院,“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社康的中医生都太年轻了,还是得上大医院找专家才放心。”
这是陈阿姨的顾虑:觉得中医还需要找老医生才靠谱。这个看法或许有些片面,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康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社康全科中医生的队伍明显扩大,但是大部分以年轻医生为主。在中医学领域,老带新的传承尤为重要。然而,年轻医生在社康普遍存在自我成长慢、技术容易落后的问题。同时,因为职称、职业前景等各种原因,医生的流动性较大,社康中医药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与快速发展的社康建设不匹配。
为此,2023年11月1日,深圳颁布《社区健康服务中医药工作规范》,规定了社区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站的中医药工作要求,包括了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功能区设置、中医药人员配置、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服务其他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目前,深圳大多社康机构虽然配置了中医诊疗功能。但中医药诊疗能力薄弱,专业中医师缺乏,诊疗技术单一,开展项目有限,无法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
“很多社康医师,在开展适宜技术方面并没有限制,并且有的医师开出的一些治疗单没有完全按照病人的辩证需要,治疗会出现效果不好甚至有副作用而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制度约束。”刘禹翔发现,深圳社康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存在较混乱的情况。
其次,目前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不能很好地推动社康中医药诊疗的发展。由于中医药特别是适宜技术,需要人工完成,付出的精力比较多。
比如,一个普通针刺,5个穴位,医保定价不到25元。按照这个价格,很难突出医生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医生会适当加上其他手法收费或增加针刺穴位,以此来增加费用,这对社康、医生的长足发展,以及病人的就诊体验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刘禹翔补充说。
中医治未病如何融入基层健康管理?
建立健全社康中医药诊疗服务制度,为何如此重要?
从国家层面而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作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社康机构需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
未来的深圳,也势必要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而“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中医理论,恰好与此相符。
深圳社康机构之前更多的作用体现在公卫功能,在慢病管理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医防融合的理念需要不断强化。
聚焦社康服务提质扩容,将中医治未病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大有可为。
“要建立健全社康中医药诊疗服务制度,全面提升社康机构中医药诊疗服务水平。”刘禹翔建议,要在全市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制度,同时加强相应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具体而言,就是采用层级化管理,模块化整体设计,实施标准化配套建设,建立健全社康中医科配套设施,并在服务制度中加上管理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同时,大型社康机构要全面建立中医诊室、治疗室、康复室、中药房等相关配套设施。
在此基础上,探索市、区级中医院的医师社康定期流动出诊机制并实现常态化,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直接面对社区群众,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此外,还要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刘禹翔建议,要加快建立符合中医特点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完善分级定价政策,落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对于社康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医保支付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扶持;还可以建立专项政策扶持资金,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刘禹翔还提到,可以设置包括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在内的基层紧缺专业特设岗位,引导和鼓励优秀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稳定和发展基层中医全科医生队伍。同时,推进社区中医科室与社区养老服务衔接,尝试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向社区、家庭下沉。
来源 | 南方+客户端、深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