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喜讯!深圳首个重症医学科进入国家队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4-08-27 09:0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选202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这是深圳市首个进入国家队的重症医学科,也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获得的第三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前,深圳市人民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呼吸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另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1个:中医科。

1.png

2.jp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遴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国家医疗卫生发展需求以及重大疾病诊治的技术能力、资源配置、专科发展情况等因素,按照政策需求,优先支持的临床专科建设项目,代表着全国先进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十年耕耘

成为深圳及周边地区重症救治中心

  深圳市人民医院于1984年成立深圳首个重症医学科,学科历经40年的发展,已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亚专科最齐全的重症医学科,先后获批深圳市“重症感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深圳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此次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既是对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发展的肯定,也是推动深圳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契机。

3.png

  近年来,重症医学科以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类危急重症的救治为核心,以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为技术支持,已建成一个医疗技术先进、覆盖各类重症领域疾病诊治的特色专科。

  学科目前已成为深圳及周边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之一,收治病例数量及难度全市第一。科室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禽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救治中均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守护人民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4.png


  医教研协同发展,学科竞争力稳步提升

  01、在学科建设方面

  重症医学科大力发展重症救治核心技术,危重患者的救治实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在深圳市的危急重症救治方面独树一帜,影响力辐射至深圳周边城市如惠州、东莞等,已成为区域重症救治的标杆。此外,科室还先后引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黎毅敏教授重症医学团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焰教授重症医学团队,引进团队定期来深开展工作,通过开设专家门诊、疑难病例会诊、联合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合作、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助力学科建设。

5.png

  02、在教学工作方面

  重症医学科承担了临床医学、影像医学等各专科的实习、本科课程教学和住培带教任务,为深圳市及周边城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重症医学领域的人才。科室多名医生担任博导、硕导,每年培养毕业硕博士3-5名。

  03、在科研工作方面

  重症医学科十分重视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科室主持/参与10余个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肠道菌群与远隔器官对话、重症生物信息学、噬菌体治疗等多个前沿领域。2024年上半年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7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20分。在学科带头人陈纯波教授、科主任刘雪燕教授的带领下,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危重症医学榜单中,深圳市人民医院位列国内第22名,近5年ASTEM位列国内第29名,位居全省第三,深圳第一。

来源:深圳市人民医院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