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盘点:2024年深圳卫生健康「十件大事」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5-01-02 10:0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01、发布会“上镜”,深化医改经验获全国推广

  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办,向全社会介绍了深圳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方面的导向、路径和支撑,以及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创新机制举措。

  02、大医院“上新”,8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开业运营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完善医疗卫生项目筹建管理机制,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及开业运营提速提效。

  建成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市二医院大鹏医院等13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推动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市二医院龙华医院等8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开业运营,儿科、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等紧缺专科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和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1.png

2024年10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正式启用。

  03、新标准“赴港”,“中国版”国际医院评审标准走向境外

  申请进行《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评审的30多家医院覆盖北京、海南、香港等10个省市地区,包括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在内的4家医院已成功通过评审。

2.png

2024年12月8日,CIHA(《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首次来到香港,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获得授牌。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入驻前海并成立香港办事处,发挥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香港内联外通“超级联系人”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的跨境融合搭建桥梁,推动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立足港澳、走向国际。

  04、“七通”引外资,签约落地外商独资医院

  获批成为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城市,在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推介吸引外商独资医院的独特政策、区位、市场、平台优势,宣传深圳以医疗服务跨境衔接为牵引,促进要素便捷流动,实现医疗、医师、标准、科教、药械、支付、救护“七大要素”联通。

  国家四部门《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公布1周,即与新加坡绿叶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国际医疗总部和外商独资专科医院。

  05、河套“连深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揭牌成立

  牵头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建设方案》,推动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揭牌运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

  作为深港携手共建大湾区临床试验协同平台的里程碑,试验中心将与港方试验所深度协同,通过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联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共享数据和资源,赋能创新药械临床转化应用,加快集聚更多全球药械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06、深港“救护通”,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正式运行

  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健康部门和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联合牵头推行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从港大深圳医院“点对点、无下车”通关转运至香港指定公立医院,实现“1分钟快速通关、1小时转运到院”,为两地患者提供更安全便利的医疗转运服务,未来将逐步扩大湾区内地城市跨境转运指定医院范围,推动大湾区医疗急救协同发展。

3.jpg

  07、“医学+”人文,创建医学人文标杆医院

  树立“品质医疗、人文医院”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理念,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医学人文质控中心,承办第二届南方医学人文大会,发布医学人文建设十大目标,推动人文标杆医院建设。

  创新推出“先治疗、后缴费——信用就医”等看病就医便民惠民举措,在全市公立医院建设“一站式”患者诉求服务点,开通“诉求通”二维码及电话,落实“接诉即办”,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

  08、21周“破纪录”创新,建设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联合体

  成立由市妇幼保健院牵头、市儿童医院和各区妇幼保健院共同参与的“1+11”型妇幼保健机构联合体,加快全市妇幼保健“医教研防产”协同发展,推动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搭建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平台,接收联合体及周围城市危重症新生儿转诊。创新超早产儿救治模式,市妇幼保健院超早产儿收治规模和救治存活率保持国内第一,成功救治一例孕21周+4天、出生体重450克的超早产儿,创下国内最低孕周存活记录。

  09、社康“近千家”,8成重点慢性病患者在社康机构就诊

  全年新增社康机构44家,总数达到970家,“15分钟社康圈”网点不断健全。新增全科医师500名,总数达9700名,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5.5名。

4.jpg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5453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700余万常住居民(全人群签约率超过40%、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90%),创新制定基础、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及个性化4类签约打包服务措施,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社康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38.7%,86.1%的高血压患者、76.6%的糖尿病患者在社康机构就诊。

  10、社区“办托育”,全年新增托位4.9万个

  发布深圳市《托育机构建筑设置标准》《医育结合托育机构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填补国内托育机构地方建筑设置标准空白。

  完善行业支持措施,印发《深圳市普惠托育机构补助暂行办法》,引导用人单位、幼儿园、社区等多种社会力量大力增加服务供给,新增托位4.9万个,全市托位总数达到8.5万个、千人托位数达到4.7个。其中全市建成社区托育服务点595家,占全省社区托育点总量的97%。

5.jpg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