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心脏手术进入“可降解时代”!深圳市人民医院上演“会消失”的封堵器植入术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5-02-19 14:24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上演了令人振奋的一幕:一枚形似“小伞”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超声波的精准导航下,成功修补了患者心脏上的“漏洞”。

  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救命的“心脏补丁”将在12个月后完全降解,最终化作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真正实现“术后无痕”。该手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指导,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实施。

1.png

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实施生物可降解房间隔(ASD)封堵器植入手术。

  01、心脏出现“破洞”致急性脑梗死

  此次接受生物可降解房间隔(ASD)封堵器植入手术治疗的,是一名53岁的女性患者琴姐(化名)。她在两年前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几天前因弯腰捡东西突发眩晕,左边肢体麻木无力,心慌难受,于是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就诊。

  经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检查诊断,该患者是右侧顶叶急性脑梗死,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医生表示,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把心脏比作四居室的房子,房间隔缺损就好比两个心房之间的墙壁破了个洞。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可能导致脑梗死,重则会引起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随即,医生对该患者开展救治,并联系医院心内科会诊。心内科医生表示,该患者的脑梗死属于心源性栓塞型,栓子来源于心脏的右向左异常分流通道。由于心脏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个6毫米的“破洞”,栓子随体内环境改变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经主动脉到达脑部循环,需要进行及时封堵手术,避免反复脑栓塞甚至造成大面积脑梗死。

  02、“生物可降解补丁”代替“金属补丁”

  对于此类患者,传统的治疗需要植入金属封堵器,就像在墙洞里永久放置一个“金属补丁”。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先心封堵器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其中镍含量超过50%。有研究显示,一些患者可能因为这种金属封堵器出现过敏、中毒现象,严重者甚至需要取出封堵器。

  近年来,随着可降解生物材料及医学器械领域的持续创新,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和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先后在国内上市,均为国内自主研发。作为全国首批生物可降解技术开展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已于2024年6月完成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首植。

2.png

手术中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充分术前准备,该患者决定尝试这项新技术。由于可降解封堵器在X光下无法显影,因此需要在体表或者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完成手术。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主任张智伟的指导和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仅用半小时就成功完成。术后第二天,该患者已能下床活动。

  张智伟表示,可降解封堵器会协助患者自身的纤维细胞对“破洞”进行修复,最终长出自己的心内膜。封堵器完全降解前,患者的心脏也将完成永久性修复,真正实现“介入不留痕”的医疗理念。

  据悉,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常规化开展多例可降解封堵术,在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心脏“漏洞”早知道,这些症状要注意

  对于房间隔缺损,虽然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不及时治疗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通过规范检查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应该及早预防及早干预。如果有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1. 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2. 运动耐力明显下降、或运动后容易气喘、甚至紫绀;

  3. 经常感冒、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4. 不明原因的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头痛、偏瘫;

  5.生长发育迟缓(儿童)。

来源:深圳市人民医院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