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八年剧痛“如刀割”!深港专家联手让「中间神经痛患者」重生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5-05-07 11:1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世界范围内可检索的中间神经痛患者仅约150例,该病无法描述的疼痛不仅令患者痛得生不如死,也经常会误诊。

  50岁的刘女士就曾深陷这种疾病的泥沼长达八年之久。

  01、疼痛如同“被刀割耳朵”,求医路艰辛

  2018年一个早晨,刘女士在家中准备早餐,突然,她的右侧耳前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很快,疼痛从耳前扩散到外耳道,甚至延伸到右侧颞部和眼眶。

  最严重的时候,她无法正常说话、吃饭,连轻微的触碰都会引发剧烈的疼痛。“那种痛就像有人用刀子在割我的耳朵,又像被火烧一样,一阵一阵的,完全没有规律……”她回忆说。

  为摆脱疼痛,刘女士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旅——辗转于多家医院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尝试多种治疗方案。

  从被误诊为“外耳道炎”“三叉神经痛”,到服用各类止痛药却收效甚微,她的希望一次次破灭

  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彻底摧毁了她——她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体重急剧下降;夜间疼痛频繁发作,她整夜无法入睡。

  疼痛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最剧烈的时候,她的疼痛评分(NRS)达到10分。

  “疼痛像闪电一样突然袭来,完全没有规律,有时候正在吃饭,突然一阵剧痛,我连筷子都拿不住,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她说。

  02、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抽丝剥茧查病因

  2024年6月,刘女士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

  疼痛科李医生仔细研究了她的病史,发现她的疼痛范围主要集中在右耳耳廓、外耳道和耳后区域,呈刀割样、电击样疼痛,可放射到右侧颞部和顶枕部,局部触压、进食、吞咽等可诱发疼痛,药物治疗只能短暂缓解。

1.jpg

医生为患者进行检查

  “这种疼痛不符合典型的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的特征,我们需要考虑更罕见的神经病变。”李医生解释道。

  住院期间,疼痛科医生为刘女士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终于在2025年4月,疼痛科团队与神经外科专家会诊后,为她捉到了“元凶”——中间神经痛。

2.jpg

神经医学中心多学科会诊

  “中间神经是面神经的一个分支,负责耳部感觉,发病率极低,容易被忽略。”神经外科张医生分析说:“刘女士的疼痛区域、触发因素和治疗反应,都符合中间神经痛的特征。”

  进一步颅脑MRI显示,她的面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关系密切,可能存在血管压迫;右侧颈静脉球高位并向颅内突出。这一发现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中间神经痛是一种较罕见的头面部神经疼痛类型,其典型特征是耳深部发作性疼痛,并向同侧面部及顶枕部放射,一滴水、一阵微风的刺激,都可能导致疼痛。该疾病容易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牙疼等混淆。

  因此,在诊断时,需排除包括耳鼻喉病变、口腔科病变、颞下颌关节疾病、血管性病变、鼻咽和喉部的病变、桥小脑角区的其他颅内病变等各种疾病。

  由于病例少,目前全球可检索的病例仅150例左右,患者在求诊过程中容易走弯路,也极易被误诊。虽然通过显微手术可彻底治愈中间神经痛,但由于手术是在脑干区域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开展。

  03、深港专家携手“缉凶”,告别八年噩梦

  确诊后,手术成为刘女士唯一的希望。尽管手术存在风险,但饱受病痛折磨的她决定放手一搏。

  2025年4月15日,刘女士接受右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间神经切断术。手术由神经外科团队全程在显微镜下操作完成。

  正如术前影像所见,显微镜下,她的颈静脉球高位异常表现清晰可见,血管袢直接压迫在神经根上,这正是疼痛的根源。这种异常和变异也给手术操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3.png

神经外科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张医生与香港何医生精密配合,全程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最终成功解剖并切断中间神经并垫开异常血管袢。整个手术持续约3小时,出血仅50毫升。

  从麻醉中醒来,刘女士惊喜地发现,困扰八年的疼痛消失了!术后,她恢复良好,不仅能正常进食、安睡,她的疼痛灾难化评分从术前的43分降至5分,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

  “这八年如同噩梦,是港大深圳医院医生们的坚持和专业,让我重获新生。”刘女士感激地说。

  刘女士能够在港大深圳医院查明病因,并顺利完成手术,得益于多学科一站式诊疗。该院神经医学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和神经电生理室等组成,在该中心主任李勇杰教授的带领下,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和国际标准的诊疗服务。

来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