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关于深圳卫生计生(2013-2017)发展历程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7-10-13 00:0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图读懂』

党的十八大以来

深圳卫生计生这5年

01.jpg

01

『医疗资源供给』

政府卫生总投入约890亿元

  2013年以来,深圳的政府卫生总投入约890亿元,新改扩建医疗机构60余家,新增病床1.46万张;三级医院增加17家,达到34家;三甲医院增加4家,达到12家。

02.jpg

02

『医疗体系构建』

630家社康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

  深圳积极构建“基层医疗集团+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为主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11家基层医疗集团、10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630家社康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比接近65%。

03.jpg

03

『医学学科建设』

引进17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

  通过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引进了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名校名院来深办医,引进了173个全国同学科排名前10位的高层次医学团队。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22个学科进入了全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估学科排名前100名。

04.jpg

04

『医疗公益性』

个人卫生支出下降到19.29%

  深圳全市公立医院次均门诊、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16.9元、10019.5元,维持在国内同级城市的较低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12年的23.82%下降到19.29%。

05.jpg

05

『市民健康水平』

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持续向好

  深圳全面落实13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达到70元。

  6个行政区获评“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0.88岁,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8.46/10万、婴儿死亡率1.64‰。

06.jpg

06

『综合医改』

4项经验入选国家35项“重大典型”

  2017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发布35项医改重大典型经验,深圳有4项经验入选,分别为:罗湖医疗集团改革、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医疗卫生财政补助机制改革、卫生综合监管制度建设。

  在分级诊疗方面

  2017年9月1日,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召开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向全国推广深圳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主要形式的医联体建设经验。

07.jpg

  在现代医院管理方面

  深圳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建立“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财政补助机制与2012年相比,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其总支出的比例由17.2%上升到30.5%。

  深圳改革以药补医机制,于2012年7月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同步提高诊查费收费标准并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改革后,“药占比”从38.7%下降到30.6%。

08.jpg

  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

  深圳于2016年7月开展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改革试点。目前,完成了1046种药品的谈判议价,并上线供应。据预测,药品综合降幅超过22.57%,可降低药品采购费用15.37亿元。近期,正在推动医用耗材集团采购改革。

  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

  深圳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80余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09.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

深圳探索了哪些经验?

  围绕国家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10.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发挥特区的改革精神,勇于突破,初步形成了一些先行探索经验。

01

『分级诊疗制度』

在全市各区组建基层医疗集团

  深圳以行政区(功能区)为单位,组建基层医疗集团,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推动医疗卫生工作中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强基层、促健康”。

  在激励引导机制上,深圳在基层医疗集团推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改革,并实施财政补助、收费价格、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医疗集团主动加强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形成既让群众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又有利于增加医务人员收入的导向机制,推动从“治疾病”向“促健康”转变。

11.jpg

02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管办分开,成立市医管中心

  深圳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

  成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代表市政府履行办医职责;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名院名校运营管理新建医院。

12.jpg

  深圳推进补偿机制改革

  建立“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财政补助机制,将公立医院医院财政补助与人员编制脱钩,与基本诊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

  深圳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于2012年7月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同步提高诊查费收费标准并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

  深圳改革医疗服务价格

  于2017年1月,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分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取消挂号费,降低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提高手术费、诊查费、护理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

  深圳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在新建医院推行编制管理方式改革,实行员额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同岗同酬”用人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3.jpg

03

『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启动DRG收付费改革试点

  深圳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80余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建立了与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大病医保制度。设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深圳提高医保管理水平

  全面推行按人头、按病种、按服务单元等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建立了覆盖定点机构的基本医保智能审核系统。

14.jpg

04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试点药品集团采购改革

  深圳推动药品集中采购

  于2016年7月开展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改革试点。目前已完成1046种药品的谈判议价,并上线供应。据预测,药品综合降幅超过22.57%,可降低药品采购费用15.37亿元。

  深圳推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2014年以来,在市属医院开展对一次性注射器等5类医用低值通用耗材实行量价挂钩的集团化采购,采购价格降低约28%。近期,正在推动医用耗材集团采购改革。

15.jpg

05

『综合监管制度』

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

  深圳完善政府、社会、行业多元化监管体系

  强化卫生行政部门行业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制定等全行业监管职能。以立法形式明确医师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转移职能。

16.jpg

  深圳推进监管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

  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先后出台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控制吸烟等地方性法规。完善卫生与健康领域的资源配置、服务规范和评审评价标准。深圳市编制的13项中医药标准中,7项获得ISO标准立项,3项成为国家标准。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等监管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17.jpg

未来五年

深圳还有这些“小目标”

0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加快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体系。到“十三五”期末,基层医疗集团的诊疗量占比≥7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全覆盖。

18.jpg

02

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

  坚持“增量优质、存量优化”,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平湖医院、健宁医院、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九医院等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总量。至2020年,全市病床达到6.3万张以上,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

19.jpg

03

三级水平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

  到2020 年,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至少建成10家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争取1-2家专科医院跻身国家医学中心或华南区域医疗中心,1-2家综合医院进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列,创建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20.jpg

04

推动一批名校在深圳建立校区

  积极配合推进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深圳校区建设。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医学院。支持三级医院与高校合作共建临床医学院、研究型医院。加快推进深圳市医学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精准医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健康科学研究院建设。

21.jpg

05

建设40个重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推进市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加快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生物医学、中医药、“互联网+医疗”、公共卫生等6大类40个重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

22.jpg

06

每年培训100名临床研究骨干人才

  建立健全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在薪酬分配、职业发展、成果收益等方面向科研人员倾斜。实施临床和公共卫生研究型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每年培训30名临床研究高级人才、100名临床研究骨干人才。

23.jpg

07

努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注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强化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7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10万和4‰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4%。

24.jpg

08

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

  扩大市场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在全科医疗、专科医疗、前沿医疗、个性医疗、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创新发展模式。利用深圳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的智慧健康医疗产业。

25.jpg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生计生委、深圳市医改办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