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2025深圳健康活动月健康公益宣传活动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主题宣讲,健康深圳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发布了2024年度《深圳居民健康白皮书》。本次活动以“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为宣传主题,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宣传重点,由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承办,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深圳大学协办。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严吉祥,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市爱卫会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健康深圳志愿服务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活动。
在主题宣讲中,胡盛寿院士指出,我国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吸烟、肥胖、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持续攀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年)》中明确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而生活方式医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非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慢病风险。例如,超重人群每减重1kg,收缩压降低1mmHg;规律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8mmHg。” 胡院士援引数据表明,生活方式干预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远超临床治疗。他同时强调指出,健康生活方式需依托产业升级和社会共治。“深圳平均年龄仅32.5岁,应抓住人口红利窗口期,通过政策激励、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构建‘预防-干预-康复’全周期健康生态。”
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居民健康白皮书(2024年度)》(以下简称《白皮书》),健康深圳行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市人民医院耿庆山院长对《白皮书》进行详细解读。《白皮书》显示,深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50.95%,经常锻炼人口占比46.90%,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核心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耿庆山解读称:“深圳依托《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立法优势,将健康融入城市规划,如体卫融合试点覆盖85家社康中心,体重管理门诊二级以上医院开设率达93%。”
活动当天,还同步发布12个“健康深圳”志愿服务典型案例、6个体卫融合试点工作典型案例及深圳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开设情况报告。展现深圳在体卫融合、健康体重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还通过健康文艺节目表演,以及设点开展膳食营养、体质测试及咨询,趣味互动健康游戏体验等多种形式,围绕“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的宣传主题,进一步宣传倡导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市健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