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以“数”强“康” 助力深圳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记不断进取中的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1-07-19 17:2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1年6月18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挂牌成立。根据深圳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成立,新机构的职能整合了原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与原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相关工作职能,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园岭五街8号。根据《中共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市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深编〔2021〕77号)有关规定,中心主要职能为:负责全市卫生健康战略、健康政策与发展规划、人口和家庭发展的研究、咨询、指导;负责开展卫生健康政策评估标准、评估质量控制、评估方法和流程的研究与应用;承担卫生健康政策风险评估和监测评价的事务性工作;负责全市卫生健康数据平台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和安全保障工作;负责全市卫生健康规范和标准制定的技术性支撑工作,统筹推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据统一归集、共享、分析、应用;负责全市医学文献检索服务、医学研究项目查新,收集和编印卫生健康刊物资料;负责开展全市卫生健康学术交流、对外合作和健康政策教育培训与推广;完成市卫生健康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助力防控决策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分析撰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应对信息简报》《港澳台及国际新冠疫情简报》日报及周报共156份,获得了业内同行的广泛好评。同时撰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应对经验综合性研究报告》《生物安全现状和国内外经验》《深圳新冠疫情输入性风险研判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疫情防控措施相关指南》《公共卫生政协提案(社康部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案(社康部分)》等疫情防控专题报告,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课题8项,发表疫情防控相关文章6项,为深圳打赢疫情攻坚战提供决策依据。

  智慧防疫,数字信息化助力防疫战

  建设全市统一的新冠核酸检测报告数据库。接入核酸检测机构86家,采集报告3813.8万余份,实现调阅196.1万余次,共享报告1205.2万余份。建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题指挥系统,并建立人、房、企、车、疫苗的数据管理底板,形成了疫苗的购进、分发、配送、入库全流程管理,实现仓储、流通和接种现场安全的全闭环管理;建立预约、接种、疫苗预警与指挥管理的全闭环管理和多维度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发与共享机制辅助领导进行疫苗接种指挥。视频连线,高效指挥远程会诊,紧急建设全市卫生健康机构视频会议系统,连通市委、市政府、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市卫生健康委和委各直属单位及各区卫健局,重点对定点收治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会议进行保障;积极配合各公立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防治指导等服务。“云上”战疫,健康深圳小程序实现快捷登记实现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健康深圳APP“在线问医”模块覆盖多家定点医院。汇聚大数据应用,辅助疫情研判指挥,搭建疫情防控监控平台和密切接触者跟踪系统,为疫情防控指挥提供数据,辅助市领导进行疫情研判及指挥。科技分诊,凭码就医科学分流。疫情防控预检分诊系统于2020年3月2日启用,通过对接健康160、社康通及“健康深圳”APP,对居民就诊前进行流行病线上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初步分诊。在深圳市电子健康码基础上加载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显示为“红”“黄”“绿”三种颜色,作为医疗机构疫情期间预检分诊参考的分色电子健康码。

  平台搭建成效显著,业务领域逐步拓宽

  一是搭建国际研究合作平台,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合作开展《国际疫苗与健康研究平台战略计划项目》和《深圳区域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深圳市医务人员研究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与麦克马斯克大学John Lavis团队合作开展深圳市快速学习的卫生体系项目研究。二是完善国内协作平台,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等5所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等5所大学开展项目合作,同时是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实习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3所大学的挂牌实习基地。三是拓展“大健康”产业机构合作,与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远东医疗集团、微医集团在医院管理者培训、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疗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2020年与迈瑞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与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是建设政府支持创新研究平台,组织申报“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已于2020年12月成功获批设立。

  科研业务发展迅猛,科研成果产出颇丰

  科研业务快速发展,共申报国家、省、市及学会/协会类自由申请课题88项,含国家级2项和省级10项;科研业务快速发展: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发表论文60+篇,含11篇SCI,7篇北大核心。中心以第一合作单位参与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建设研究”获得立项。举办中心立项青年基金和市人口基金会资助课题开题报告会。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科研工作,举办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青少年家长培训班。《信息快报》(第42期,总第6604期)刊登了“何胜昔博士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室”撰写的《调研我市2万余名青少年发现心理健康存在三方面问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中心刊物《卫生健康发展研究》获委领导及业内同行好评。共接收投稿论文121篇,刊发论文70篇。

  紧跟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家庭发展工作

  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18-2019年我中心承担全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109854个家庭、219684人),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完成“2019年孕优项目数据分析报告”及“2019年孕优项目数据质量控制报告”。2020年起该项目管理职能移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我中心依旧承担试剂的招标采购及发放管理。拓展科学育儿指导服务,2018年建立了市级科学育儿指导项目专家库和师资库,全市开展活动18973场,建设科学育儿指导中心(站)371个,服务惠及43万人次。开展老年服务项目,完成市卫健委委托的《计生特殊家庭入住民营养老机构调研项目》,完成《深圳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调研项目》。

  推进妇幼健康研究,提升妇幼人群健康

  开展病残儿医学鉴定,负责日常的咨询、指导,组织每季度鉴定。2018年至今,共完成病残儿鉴定13期177户家庭鉴定工作;病案讨论会议3期,培训班2期。开展深圳市新增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卫生技术评价,2019年,对22家医疗机构、780个孕产妇进行现场调查,并提交《深圳市新增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法筛查卫生技术评价》和《深圳市新增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卫生技术评价》两份详细报告。完成妇幼健康联盟体制机制研究,对深圳市1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私立妇产科医院和3家社康中心开展调查,收集全市妇幼保健供给能力数据。形成了《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健康联合体建设研究报告》,促进妇幼保健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区域妇幼人群健康水平。启动深圳市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研究工作,关注婴幼儿早期发展,启动深圳市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研究工作,已选择福田南天社区,龙岗龙岭社区,坪山坪环社区作为试点社区,目前已经对社区2163户家庭开展了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调查工作。为探索城市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模式提供经验。

  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实现多方互促共进

  促进国际学者交流访问,邀请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病学院John Carins 教授做主题演讲,介绍英国卫生技术评估(HTA)的实施经验。邀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Wessex研究所主任Matt Westmore教授到访我中心。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促共进,与华为云学院、中大八院等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卫生健康研究领域学术交流,举办第四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深圳论坛,“我的生命我做主之清明前夕话生前预嘱活动等。充实志愿服务队伍,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现有166人,中心外部人员占58%。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建设

  出台了全国首部《区域卫生信息化规划》,形成了《深圳市卫生信息网》(即“139”工程)建设方案,明确“139”工程建设内容。印发《深圳市人口健康信息化规划纲要》(“12361工程”),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原则和发展目标。加强了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工作,在国家和省的标准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多种标准和规范。“十三五”期间,依托两大工程,实现“四个一”发展目标。两大工程分别为卫生光纤专网工程和“12361”工程,“四个一”发展目标为一个共享平台,一码服务一生,一网协同运行,一体协同监管,建立了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市、区两级之间互联共享格局已初步形成。成功搭建了大数据平台,2019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保持国内领先。

  全面支撑医改工作落实,促进深圳医疗高地建设

  完成社康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第一期任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管理,并及时动态掌握医疗资源,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建设双向转诊系统,打通社康中心与上级医院之间的上转、下转通道,实现诊疗信息共享,助力推进“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政策的落实,加强医疗信息资源上下联动。开发“社康通”微信小程序,推出健康积分商城,学生健康体检,疾病预警,深圳市民健康手册及新冠疫情专栏,为市民提供挂号、疫苗预约、核酸检测查询和健康证明等服务。打造远程医疗系统,为优质资源下沉、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推进社康全科医生与医院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大力推进智慧健康服务,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建设全市统一号源池平台,深圳建设的全市统一号源池平台,互联网预约挂号服务量每年3000万+,公立医院预约比达80%,其中市医院达95%以上。开发深圳健康网和“健康深圳”APP,广东省电子健康卡首发仪式在深举行,标志着深圳市电子健康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电子健康码累计制码量超过2120万张,用码量达6908万人次,日均用码超过5万人次。

  市健研数管中心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