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40050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5-01-26 15:4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卫健建函〔2024〕64号

杨瑞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安宁疗护工作推进,让生命更有尊严的建议》(第20240050号)收悉。感谢你们对加强和改进安宁疗护工作提出的良好建议。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政策体系,将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自2019年开始成为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高度重视包括安宁疗护在内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深卫健发〔2019〕76号),确定了第一批9家市级试点单位,侧重服务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带教基地建设、理论研究等,组建多学科团队开展服务。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深卫健发〔2022〕2号),确定43家医院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成为市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进一步开拓居家安宁疗护试点,打造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深圳样板”;同时建立安宁疗护区域联合体,发布全市安宁疗护机构地图。2023年,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全面发展完善安宁疗护工作的通知》,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控制,加强安宁疗护基础服务、骨干提升和国际化师资能力培训,组织开展“亚洲医学人文菁英训练营”“案例实践分享会”和“叙事医学分享会”等专题活动,促进安宁疗护工作体系化、规范化发展。

  全市各区建立了“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居家(养老机构)”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通过上下联动,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社康)、医疗养老机构等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为社区居家失能的老年患者提供多学科安宁疗护团队服务。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其下属社康、大鹏新区医疗集团建立全面合作的医联体,形成“1+X”医联体模式,通过整合社康机构、养老机构等资源,实现“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康中心-家庭病床”有效衔接。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作为市医防融合肿瘤疾病项目和龙岗区肿瘤防治医联体牵头单位,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双向转诊,为肿瘤患者提供“医院-社区-居家”三级联动的规范化、同质化的安宁疗护服务。

  二、关于“建立多学科的服务团队”建议的办理情况

  根据《深圳市安宁疗护服务指导意见(试行)》,我市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和社区居家安宁疗护两种服务模式。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模式由试点医院安宁疗护团队在医疗机构内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安宁疗护适宜服务。社区居家安宁疗护由试点社康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在家中或居住的养老服务机构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安宁疗护适宜服务。提供两种安宁疗护模式的机构,组建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医务社工为核心,以临床药师、心理咨询(治疗)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及志愿者等为辅助的多学科合作团队,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宜的音乐治疗师、律师及社区工作者等人员。其中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上级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提供支撑。

  目前,我市部分安宁疗护试点医院建立了本院的医、护、社工、疼痛、营养、心理和志愿者等团队,为患者提供评估、症状控制、疼痛缓解、人文关怀、哀伤辅导、舒缓压力、推荐饮食搭配和营养供给、关怀及陪伴患者等安宁疗护服务。部分福田、罗湖试点社康中心结合家庭病床服务,社区居家安宁疗护家庭医生团队制定出诊计划、定期巡诊,患者病情需要或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增加巡诊次数。

  三、关于“建立临终关怀的‘时间银行’机制”建议的办理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底,深圳共有11家社工机构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服务,2023年政府资助卫生健康领域社工岗位数量约130个,服务内容涵盖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哀伤辅导等,为患者患者和家属提供身心社灵全人关怀服务。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指导社工机构开展“生命彩虹”--安宁疗护社工服务项目,项目目前有15名医务社工,累计提供个案服务600多个,以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终末期病患群体在症状控制、心愿达成、生命回顾四道人生与家庭会议等方面,提供“身一生一社一精神”层面的服务,同时为家属提供哀伤辅导与丧葬事宜指导等,促进逝者善终、留者善存。

  “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的建立临终关怀“时间银行”机制提议非常具有建设性,我委将与志愿服务相关部门沟通,借鉴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做法,探索建立深圳特色的时间银行,发挥志愿者、社工或其他有意愿做志愿服务人员的热情,照顾他人的同时惠及自己。

  四、关于“加强配套保障政策与制度支持”建议的办理情况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由国家、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我委将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反馈相关指标调整建议,减轻医院开展安宁疗护工作的顾虑,促进安宁疗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委鼓励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对从事安宁疗护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方面给予倾斜。

  我委将继续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展安宁疗护服务覆盖范围,推动全市居家安宁疗护的发展,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提高安宁疗护服务供给能力,最大程度提升临终患者生命质量,让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生死两相安。同时加大安宁疗护宣传力度,强化对全社会的生命教育,探索我市普惠性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你们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市卫生健康委

2024年6月4日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