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1046.7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7.90万人,增加16.87%,非户籍人口778.84万人。
2011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854个(不含61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比上年增加27个,其中医院110家,增加了3家社会办医院;全市拥有病床24079张,增加5.42%,其中医院病床22322张,增加5.46%;全市拥有卫生工作人员71969人,增加6.34%。
全年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完成诊疗8878.0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24%,其中各级医院完成7244.85万人次,妇幼保健院完成566.18万人次,专科防治院完成164.02万人次,三者之和比上年增加9.17%;另外,门诊部完成338.81万人次,个体开业完成381.16万人次。全年收治住院病人96.1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7.90%,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收治住院病人59.40万人次,增加9.21%。
从每千人口拥有量来看,以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46.74万人计,2011年末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30张,每千人口卫生工作人员6.88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5.55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2.1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29人。
表1-1 2002-2011年深圳市每千人口实有床位、卫生人员发展情况
注1:医生指获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评定的。
图1-1 2002-2011年深圳市每千人口实有床位、卫生人员发展情况
二、机构、床位、人员情况
1.卫生机构 2011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54家,比上年增加27家,主要是增加了一批社会医疗机构。全市共有医院110家,妇幼保健院7家,专科防治院7家,门诊部350家,私人诊所1007家,企事业内部医务室319家,其他卫生机构54家。
图2-1 2011年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构成
2.床位 2011年全市共有床位24079张,比上年增加1237张,其中医院病床22322张,比上年增加1156张,其余妇幼保健院增加81张。医院病床按隶属关系分县及县以上医院16302张,镇(街道)医院6020张;按所有制关系分政府办国有全资医院18849张,企事业办国有全资医院1469张,集体全资医院297张,私人医院2977张,其他487张。
图2-2 2011年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构成
3.卫生人员 2011年全市共有在岗卫生工作人员719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8059人,占卫生工作人员总数的80.7%;其他技术人员2232人,占3.1%;管理人员3638人,占5.1%;工勤人员8040人,占11.1%。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265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9.0%;注册护士23987人,占41.3%;药师(士)3021人,占5.2%;检验技师(士)2615人,占4.5%;影像技师(士)920人,占1.6%;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859人,占8.4%。
图2-3 2011年深圳市卫生工作人员构成
表2-1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人员数(按机构类别分)
表2-2 2002-2011年深圳市实有床位发展情况
三、预防、妇幼保健工作情况
1.疾病控制情况 2011年全市卫生防病工作成绩显著,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全年全市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24697例,发病率为238.44/10万,按年均常住人口1041.97万计算,较去年下降33.42个十万分点,其中死亡33例,死亡率为0.32/10万,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0.12个十万分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100%,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9.29%。
2.妇幼保健情况 2011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7.34/10万,比上年下降8.07个十万分点;围产儿、婴儿、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3‰、2.30‰、1.53‰和2.99‰。妇保方面,2011年全市有孕产妇94553人(不含流动人口),孕妇早孕建卡率为99.47%,产前检查8次以上的占建卡人数的90.01%,产后访视率为97.97%。全年妇女病实查371698人,查出各种妇女病患者180071人,占48.45%,发病顺位分别是宫颈糜烂、滴虫性阴道炎、尖锐湿疣、宫颈癌。全年完成宫内节育器54280例,取出宫内节育器22112例,输精管结扎214例,输卵管结扎11494例。全年完成婚前检查38461人,检出有疾病患者5023人,占13.06%,接受婚育指导暂缓结婚7例。儿保方面,全市有7岁以下儿童585431人,其中5岁以下儿童435073人,3岁以下儿童24828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9.20%。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体重<中位数-2SD的3253人,占实查人数的0.78%。
四、死因情况
1. 2011年全市常住居民死亡6455人,死亡率为6.22/万,0岁组死亡率最高,为39.45/万,1-40岁段较低且平稳,40岁组以后逐渐升高。
2.前十位死因顺位是:①恶性肿瘤1.92/万;②心脏病0.78/万;③损伤和中毒0.74/万;④脑血管疾病0.67/万;⑤呼吸系统疾病0.46/万;⑥传染病、寄生虫病0.22/万;⑦消化系统疾病0.19/万;⑧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0.18/万;⑨新生儿疾病0.17/万;⑩泌尿、生殖系疾病0.12/万。
3.分年龄组看,0岁组前三位死因是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呼吸系统疾病;1-14岁组前三位死因是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寄生虫病、恶性肿瘤;15-34岁组前三位死因是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35-59岁组前三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60岁及以上组前三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4.心脏病死亡以心肌梗塞为主,其次是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等;恶性肿瘤死亡首位是肺癌,其次是肝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等;损伤与中毒死亡以交通事故为主,其次是意外跌落、自杀、意外窒息、被杀等。
表4-1 深圳市疾病死亡率(1/万)
五、医疗机构业务工作情况
1.门(急)诊诊疗情况 2011年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完成诊疗8878.0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2%,其中各级医院完成7244.85万人次,妇幼保健院完成566.18万人次,专科防治院完成164.02万人次,三者之和比上年增加9.9%;另外,门诊部完成338.81万人次,个体开业完成381.16万人次。各类医院按机构类别分:综合医院完成6159.11万人次,中医院完成559.21万人次,专科医院完成526.53万人次;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全资医院完成6685.06万人次,集体全资医院完成37.77万人次,私人开业医院完成449.20万人次,其他医院完成72.82万人次。各级卫生机构观察室收容病人17.16万人次,健康检查664.76万人次。
图5-1 1990-2011年深圳市门诊诊疗人次 (万人次)
2.住院情况 全年各级医疗机构收治住院病人961656人,比上年增加7.9%,其中各级医院完成863868人,妇幼保健院完成95247人,专科防治院完成693人,其他完成1848人。全市医院住院病人治愈率66.2%,好转率32.1%,治愈好转率较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为40.0次/年,较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1天,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病床使用率89.7%,较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政府办国有全资医院病床使用率97.0%,较去年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医院111.4%,增长1.4个百分点;企事业办国有全资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1.4%,较上年增长2.1个百分点;集体全资病床使用率为69.9%,与上年同期持平;私人开业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3.3%,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图5-2 1990-2011年深圳市医院入院人数(万人)
3.费用情况 门诊每人次均医药费142.30元,较上年增长8.0%,其中药费57.30元,较上年增长3.4%;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6650.60元,较上年增长6.6%,其中药费1935.60元,较上年增长2.1%;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841.00元,较上年增长7.4%,其中药费244.80元,较上年增长2.9%。
4.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情况 共统计86家医院,出院人数918278人。
(1)医院出院病人前5位疾病顺位是:①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②呼吸系统疾病;③损伤与中毒;④消化系统疾病;⑤循环系统疾病。顺位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
(2)恶性肿瘤病人前5位顺位是:①气管、支气管和肺癌;②肝癌;③乳房恶性肿瘤;④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⑤胃恶性肿瘤。顺位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
(3)传染病病人前5位顺位是:①结核病;②病毒性肝炎;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HIV);④性传播模式的疾病;⑤志贺菌病。顺位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
(4)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前5位顺位是:①肿瘤;②循环系统疾病;③损伤与中毒;④呼吸系统疾病;⑤消化系统疾病。顺位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4.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情况
表5-1 2002-2011年深圳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 单位:万人次)
表5-2 深圳市出院病人疾病分类及疗效、疗程、费用情况
六、卫生装备
1.卫生装备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我市市属、区镇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卫生装备总量121523台/套,总额65.16亿元,其中:进口设备20259台/套,总额42.74亿元,分别占设备总量、总额的16.67%和65.59%。
到2011年底,我市市属、区镇医疗卫生单位10万元以上的重要医疗卫生装备总量8493台/套,总额50.65亿元,占全部医疗卫生装备总量、总额的6.99%和77.73%。市属各单位设备总量35185台/套,总额19.21亿元。
2.大型设备情况 到2011年底,我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百万元以上的贵重设备总量989台/套,总额26.11亿元,占全市设备总量、总额的0.81%和40.07%,其中市属医疗卫生单位454台/套,罗湖区46台/套,福田区66台/套,南山区91台/套,宝安区181台/套,龙岗区107台/套,盐田区13台/套,坪山新区台12/套,光明新区19台/套。
表6-1 深圳市卫生装备基本情况
七、卫生投入
全年全市卫生事业费投入389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76%。但卫生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仅为2.45%,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人均卫生事业费372.13元。市直属单位卫生事业费投入108286万元,增加12.65%;罗湖区17723万元,下降0.71%;福田区35641万元,增加19.29%;南山区37451万元,增加3.71%;宝安区92525万元,增加20.47%;龙岗区67410万元,增加20.95%;盐田区10318万元,增加18.86%;光明新区12487万元,增加21.22%;坪山新区7682万元,增加53.54%。
卫生事业费中公立医院226891万元,占58.25%;公共卫生100729万元,占25.86%;医疗卫生管理事务18627万元,占4.7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251万元,占3.66%;医疗保障4011万元,占1.03%;中医药400万元,占0.10%;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325万元,占0.08%;其他医疗卫生支出24288万元,占6.24%。
卫生固定资产投入263656万元,较上年下降0.3%。从资金来源看,市财政投入125526万元,占47.61%;区财政投入49024万元,占18.59%;街道财政投入11842万元,占4.49%;单位自筹76029万元,占28.84%,其他1234万元,占0.47%。本年完成投资总额为263656万元,从资金流向看,用于建安工程的116830万元,占44.31%;用于设备购置133257万元,占50.54%;用于其他13569万元,占5.15%。全年在建施工面积568459平方米,竣工面积64769平方米。市直属单位固定资产投入155274万元,罗湖区5904万元,福田区10041万元,南山区10207万元,宝安区50065万元,龙岗区17667万元,盐田区5060万元,光明新区6630万元,坪山新区2810万元。
表7-1 2002-2011年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费投入情况
表7-2 2002-2011年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万元)
八、科教工作情况
1.科技研究和学科建设 我委科研和教育工作部门积极引导、协调重大科技联合攻关,2010年我市被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2个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项目——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证候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能力建设项目——伤寒、痢疾等病原体诊断试剂盒研制” 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开展并经过国家验收。
全市系统内获2011年度省级(含省级)以上科研立项140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项目18项,卫生部科技项目1项,其他部委项目16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5项,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30项,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10项,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39项,广东省高教厅项目1项。
2011年我委共评审1796个申报项目,经过市科工贸信委审核批准,627个项目被列为2010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其中重点项目26项,一般项目200项,非资助项目401项。
2011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共9项。同时支持深圳市科技中介同业公会的工作,为其提供卫生系统专家参加市科工贸信委科技项目验收及项目专业咨询。
2011年获市级以上(含市级)科技奖励共14项。市急救中心完成的“深圳市急诊流行病学调研与急救管理改进”获得2010~2011年度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卫生管理奖)。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的“中医舌苔的现代生命科学原理及其微观辨证规律系列研究”获得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完成的“B超介导内膜修整术提高超排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技术的应用”等2项获得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的“中医舌苔的现代生命科学原理及其变化规律”等2项获得2010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的“革兰阴性菌对广谱抗菌药耐药机制及临床对策”等8项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社会公益类)。
2.教育培训 2011年共培训全科医学师资152人,全科医师151人,社区护士168人。面向全国公开招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7人;至2011年底,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8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57个,共同分布在27家医疗单位;2011年我市录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330名。全市共有30家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其中13家为非直属附属医院。
3.境内外学术交流 选拔了8名骨干医务人员赴港进修培训;德中医疗交流项目、全科医师骨干人员赴澳大利亚培训项目和加中医院管理培训项目获批,共派出70名医疗卫生骨干外出培训进修;选拔了10名全科医学师资学员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
表8-1 深圳市医学科技教育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