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人体所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热带病中之“头号杀手”。
传播途径:在传播流行季节,本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接受疟原虫感染者献血员的输血或血液制品也可使人体感染。
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疟原虫的种类、感染方式、数量及机体的免疫力,一般为2-4周。典型的疟疾发作一般可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1、 寒战期:病人自感怕冷,寒战不止,面色苍白,唇甲发绀,肢体厥冷;2、发热期:高热(可达39-41℃),面红潮红,伴头痛,口渴,呼吸困难,烦躁不安;3、出汗期:高热后,突然大汗淋漓,体温随即下降至正常,病人自觉症状减轻。出现临床症状后,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反复发作次数后,病情恶化,呈现凶险型疟疾的征兆,如脑型疟、黄疸及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病人生命。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重症高危人群: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从事商贸、劳务、旅行等活动的无免疫人群。
预防措施:
1、防蚊虫叮咬。包括着长袖衣服,涂抹防蚊油,睡觉时安放蚊帐。在蚊虫滋生繁殖旺盛季节,可采用灭蚊药水对居住地进行喷洒,或对蚊帐进行处理;
2、预防性服药。前往一些疟疾高度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时,须配备一定的疟疾预防性药物。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有氯喹、伯喹、青蒿琥酯片等。药物的服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在疟疾流行区工作学习期间一旦发现发热等疟疾疑似症状须及时就医;
4、从疟疾高发流行区回国人员建议在疾控部门进行疟疾排查,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