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圳市2020年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03月18日

七、在公共卫生改革上创新突破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0-05-25 14:4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二十一)增强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活力。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推动区级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集团协同、整合,促进公共卫生资源下沉、服务下沉,预防保健关口前移。出台公共卫生机构改革方案,启动高水平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改革公共卫生机构财政补助、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制度,适当放开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推动落实“两个允许”。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挖掘和使用,拓展疾病预测预警平台,提升公共卫生战略和策略研究能力。

  (二十二)加强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出台专科类疾病防治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确立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形成医教研联盟,完善转诊会诊体系,健全“防、治、管”模式,提高急危重症救治、疑难复杂病例救治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创新基层慢性病防治、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医防融合模式。推进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职业健康监管和技术服务体系、口腔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二十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按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的目标,全面梳理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合重复项目,理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重新明确每个项目的目标人群、实施内容、项目标准、组织实施、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调整一批卫生经济学效益高、市民获得感强的专项防控项目,发布新版深圳市民健康手册。鼓励在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为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十四)建立“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巩固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实现所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完善65 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体检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均达到80%。推进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老年友好社区、智慧健康养老等试点工作,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为全市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建立“一核多元”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协同相关部门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收费和医保打包支付政策。出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落实《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各区至少建成1家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性托育机构。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