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首届"深圳好医生"活动 > 首届“深圳好医生”活动
你眼中的医生是什么样的?
你以为我只是手术室里的“冷面刀客”
实际上,我还是会哄婆婆吃药的魔术师
你以为我是不苟言笑的病房怪蜀黍
实际上,我是个最有童真的夹娃娃大神
我是一名医生
也是一个普通人
人生千面,医生只是我的其中一面
8月17日晚
深圳广电集团的1800平米演播大厅
一场医生的盛典在这里上演
首个8·19“中国医师节”
寻找“深圳好医生”
深圳市的20位好医生隆重“加冕”
在这里展现出他们身为医者最好的一面
他们是谁?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市政协副主席、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佳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石磊,深圳广电集团总编辑苏会军等嘉宾一起为首届“深圳好医生”打call!
晚会上,前段时间红透网络的戏精女护士——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手术室护士欢姐也来到了现场。
自带5000万流量的她,因为吐槽病人喊她“服务员”而走红。这次出场,牙尖嘴利的她“故技重施”,又吐槽起晚会的主角——医生!
“在工作之前,我们眼中的医生都是像费玉清一样,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
参加工作以后,我发现他们一个个都是直男,生活基本没有什么情趣,可能太忙了,结了婚的顾不了家,没结婚的又没时间谈恋爱。”
主持人:不同科室的医生,有啥不同呢?
欢姐:“我们实习的护士,刚来的时候,都是通过颜值来辨别医生是哪个科的。一般个高外形帅的都是骨科,悠哉面善的都是眼科,自信帅气的都是外科。”
“还有……秃头、乌泱泱一片的,一般都是主任。”
这句话一出,全场顿时炸了,笑得人仰马翻!
当晚到场领奖的“深圳好医生”,很多都是正值当打之年的科主任。
轮到自己上台时,他们纷纷用实力和颜值“打脸”欢姐,证明自己不属于那“乌泱泱的一片”。
首届“深圳好医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看!我这主任不但头发浓密,人也很帅气
第一个上场的主任不但风度翩翩,而且很能跑,他一直在和“中风”赛跑。
中风(脑卒中),是中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的疾病。有句话叫——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
一人瘫痪,全家瘫痪!
2014年以前,深圳100个中风病人里,没有1个得到及时(4.5小时内)溶栓(把堵住大脑血管的血栓溶解或者取走),全国的溶栓率也不到2%。
因为家属往往耽误了送院时间,送错了医院,医院里也没有绿色通道。
2014年,任力杰所在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通了全市第一条绿色通道,使病人从入院到溶栓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
但一个点的努力远远不够,任力杰接着给市长写信,在深圳市卫计委的统筹下,启动了一个全市的系统工程,找出所有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全部建立绿色通道,并给120急救人员培训。
2016年11月22日,“20家定点医院+120急救体系”形成的深圳市“溶栓地图”正式问世,成为全国第一张中风救命地图。
2017年,这张“中风地图”还被“复制”到了全国41个省市,让无数的家庭幸免于难。
上哪找这张地图?
关注“深圳市卒中学会”微信公众号,一点底部菜单,就会弹出这张地图。
首届“深圳好医生”提名奖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肛肠科主任
我是主任,但走在路上总有人说我长得像小哥费玉清!
王胜鉴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洞房花烛不眠夜,金榜题名赶考时”。
原来,他当年曾在新婚当天带着妻子连夜赶路,赴深参加调干考试,自此成为一名深圳医生。
之后,他选择了天天和肛门、粪便打交道的肛肠科,在“又脏又臭”中成长为全国有名的肛肠专家。
看到很多病人为大医院“一号难求”而犯愁,他一个不怎么懂电脑的60后,又开始捣鼓上互联网,在“好大夫在线”上回答全国网友的咨询,手术间隙、上下班途中、睡前饭后,他一有空就得上网“聊天”。
6年间,他的个人网页访问量已经高达260万次,实实在在帮助了4300多位病人。
“与其说260万是个访问数字,不如说是我数年的点滴积累。我希望通过这个医疗资源共享的平台,把诊所‘开’到全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首届“深圳好医生”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益田社康中心主任
有颜值有气质,我为主任带盐!
孙虹说话轻声细语,就像一位温柔贴心的女儿。
她是深圳最早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之一,在益田村,大部分的老人家都认识她,经常会到社康中心找她聊聊天、唠唠嗑,讲讲身体上遇到的问题。
“对我来说,他们不仅仅是病人,也是熟人,更是家人。急家人所急,是理所当然的天性。医者医病更要医心,陪伴,成为最贴心的儿女,最知心的朋友,才是根治病痛之道。”
她很喜欢一句话,来自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我国近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
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正是这样平凡而有爱的家庭医生,在社区的家门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中国分级诊疗体系最坚实的基石,由她们筑成。
首届“深圳好医生”
深圳市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
乌泱泱一片我第一个不同意!
作为一个资深的手外科医生,80年代就来到深圳的庄永青已有12个项目填补了深圳市及广东省的医学空白。
他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无数的手,尤其是工业意外频发的80年代,救了一个工人的手就是救了一个家庭的支柱。他骄傲地说,“我的手就是为生命而生!”
在那个特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年代,初到深圳的庄永青遇到了很多“下海”的机会,甚至有朋友开好了公司,就等着他点头。是什么让他抵挡住诱惑,默默坚持做一名医生?
“当年我在实习的时候,我跟的老师给一位老人家做了白内障手术,第二天查房,把纱布解开以后,老人家终于能看见东西了。
当时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病房里,扑通一声全跪下了!
这一跪给我的震撼非常大,我下定决心不但要当医生,还要当一个外科医生!为什么?可以马上就见到效果,立马帮助到病人。”
首届“深圳好医生”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罗江萍名中医工作室主任
女神这名号可是大家盖戳认证的~
罗江萍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中医世家,与常人印象中的“老中医”不同,她脸上总是挂着美美的笑容,步伐款款,恬静而优雅,病人都说她“人美心甜”。
她是深圳市罗湖区门诊量最高的中医专家,月平均诊治患者达2500多人,诊室外总是排起长龙。尽管如此,看到有些老人家,她常常会优先照顾一下,“不忍心他们站得太累。”
她有很多绝活,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用祖传的中医秘方调理身体,治疗不孕不育。
每个出诊的日子,都会有患者欣喜地来告诉她,“谢谢您,我怀孕啦!”“最多的一次,一天有10个人来报喜。”
在首届“深圳好医生”的投票中,罗医生获得了37566票,是名副其实的“票王”。
300多位粉丝跑到投票页面下留言,满满的爱和感恩,有人直接喊她“罗神”。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罗神’的粉丝,希望深圳有更多这样的好医生。”
首届“深圳好医生”提名奖
深圳市中医院骨三科主任
对!外形帅的都是骨科
他曾在米袋上苦练“双手”,看似谁都会的按摩,其中的力道,他却揣摩了几十年。
如今,他的中医正骨手法已经炉火纯青,有位阿婆摔倒,木凳都摔坏了,到处照X光却看不出问题,他一摸就知道是盆骨骶髂关节错位。
有很多白领都喜欢在办公室用脖子做“米”字操,何医生指出,这并非科学的保健方法,因为“米”字操会导致关节的磨损。
在晚会现场,他不但免费为一位颈椎劳损的小姐姐按摩,还教了大家一套亲自改良过的颈椎保健操,有人全程用手机录了下来,说要发给家人看。
首届“深圳好医生”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疗服务副院长、临床肿瘤中心主管
哈哈哈哈哈哈我是主管不是“主任”,没我啥事
她是国际知名的鼻咽癌专家,为了一个深港医疗合作的“中国梦”,年过六旬仍然每天乘坐7人车奔波于深港之间。早出晚归,只想把香港最好的带到深圳。
“我现在是一个香港医生,也是一个深圳医生,在这里我也学会了很多内地的优良传统。如果能在这里医好更多的病人,又培训到更多医生,绝对是不枉此行。”
在深圳耕耘多年,她看到了内地医生的用功和勤奋,对他们充满信心。“只要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并用规范的方法培训,他们很快就会达到国际水准。”
首届“深圳好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深圳医院大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
看看我身边的6位帅哥,没一个敢说颜值有我高!
牟巨伟师出名门——肿瘤“国家队”队长赫捷院士带领的胸外科团队。这个团队有一块连续八年专科排名全国第一的“金字招牌”。
2016年,“国家队”南下运营深圳第一家肿瘤医院,牟巨伟随队来深,感觉重任在肩。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他带领科室的“跑男团”,跑遍广东省及周边省份的三甲医院。
相比“跑男团”,他更希望大家成为“陆战队”。他采用了准军事化的管理,带医生们到黄埔军校参加军训,科室里有个房间就叫“作战室”。
“为什么我现在不招女医生,就是因为在创业阶段,怕女医生吃不了这个苦头。”
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年轻的团队快速成长,不负院士团队的金字招牌。
在颁奖现场,“陆战队”的6位男医生帅气亮相,唱响一首牟医生亲自填词的《光辉岁月》,气震全场!
晚会的现场,除了高颜值高水平的“主任”,还有高“演”值的节目。
其中,由深圳市龙岗区卫计局组织的医护界小哥哥小姐姐成为了“演”值担当。
《平凡之路》中护士妹妹的天籁之音
《最美好的一天》中药学小哥骚气的舞姿
都再次证明
#人生千百面,救死扶伤只是我们的其中一面#
听了耳朵会怀孕の
医护版《平凡之路》
余生,都是最美好的一天
首个“中国医师节”
我们重温“中国医师宣誓”
截至2018年6月,深圳市共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015人,千人医师数提高至2.72,他们与全市医务工作者一起每年完成近1亿人次的门诊量,150万人次的住院量,3026万人次的基本公卫服务守护着所有市民的健康捍卫者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8·19中国医师节,致敬所有深圳医生!
摄影:深圳商报记者 李博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计委医政处、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女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