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首届"深圳好医生"活动 > 深圳好医生
有一个人的双手就为这些劳动者而生,他用自己的手,拯救过数不清的双手,挺住了这些家庭的支柱和命脉,他叫庄永青,是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手外科医生。
2018年8月19日
首个“中国医师节”
庄永青成为首届“深圳好医生”
(全市仅有10人)
庄永青1983年就来到了深圳,那正是特区建设刚刚起步的年代,“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就是在那时冒出来的。
那时的工地、工厂都在“野蛮”生长,劳动保护还不像今天这么完善,工业意外频发,很多工人的手常常被卷入机器当中,鲜血淋漓。
2003年7月,广东商学院、中山大学的教授联合启动的一项调查发现,在珠三角的企业,每年发生断指事故个案至少有3万宗,被机器切断的手指头超过4万只。
谁来保护工人们的双手?自然是庄永青这些手外科医生。
这也造就了手外科的“黄金年代”,断肢再植、断指再植这些“奇迹”般的手术,都不再稀奇,四根手指断成八截,照样给你接起来。大量的病例练就了医生们神奇的双手,甚至有很多人说,中国的手外科手术已经跻身世界第一。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2017年接诊一名工人,右手被机器压伤,4根手指碎成8段。
有一天傍晚5点多,庄永青正准备下班,几位建筑工人突然簇拥着一个人跑进来,这位工友手部严重受伤。
庄永青二话没说,立即招呼团队为他紧急手术,整整一个通宵,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手术才结束。
当庄永青走出手术室透透气时,患者的工友特地送来了一碗在街边小推车上买的炒米粉。他吃着那碗香喷喷的炒米粉,至今仍然难忘当年的味道。
他经常和年轻医生讲起提起这件事:“我们为病人多付出一点点,患者就可能恢复多一点功能,多一点健康!”
很多人问,为什么会有一个单独的手外科?而没有脚外科、耳朵外科?
手是我们用得最频繁、动起来最灵活的器官之一。绝大部分人,都靠双手谋生,支撑起一个家庭。
手部的血管极其精细,手术都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所以现在的手外科,往往又叫手显微血管外科。
显微镜下的手外科手术,更像是一次“微雕”:指端神经和血管都是以毫米来衡量的,指端神经仅0.4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到10~20倍放大才能完成操作。
医生坐在显微镜前,脖子前伸,一旦找好最佳视野,头、肘、手腕都不敢动一下,甚至大气都不敢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你可以拿一个放大镜放在眼前,保持同一个动作,手指在放大镜下给一根针穿线,一试便知,这个过程有多难。
而手外科医生的一台手术过程,往往需要5/6个小时,甚至更久。
一名合格的手外科医生,必须经过长期的显微训练。
做医生那么难?庄永青为什么还要坚持?
在那个特区建设如火如荼的80年代,初到深圳的潮汕人庄永青遇到了很多“下海”经商的机会,甚至有朋友开好了公司,就等着他点头。是什么让他抵挡住诱惑,默默坚持做一名医生?
“当年我在实习的时候,我跟的老师给一位老人家做了白内障手术,第二天查房,把纱布解开以后,老人家终于能看见东西了。”
当时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病房里,扑通一声全跪下了!
“这一跪给我的震撼非常大,我下定决心不但要当医生,还要当一个外科医生!为什么?可以马上就见到效果,立马帮助到病人。”
经过80年代以来的坚守和沉淀,庄永青早已成为深圳手外科的权威,有12个项目填补了深圳市及广东省的医学空白。
2002年,他应邀赴德国不莱梅港医院进行工作访问,多项手术都让德国医同行大开眼界,当地报纸写了篇《一个足趾代替拇指》详细报道了其中一个案例,称赞中国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不凡。
2018年8月14日清早,手术室内,庄永青正在为年轻的林小姐进行内窥镜下的微创手术。
这位小姐姐得了腕管综合征,手指变得麻木无力。
这个病,很多人都会“中招”,尤其是文秘、记者、主妇等长期使用鼠标键盘或者操持家务的人。
庄永青在林小姐的手掌上切开一个小口,找到一条“神秘”的“隧道”,沿着隧道找到病变位置,松解那里的神经,切除卡压住神经的韧带。
十多分钟后,手术麻利地结束。
这个手术方式是庄永青团队多年研究的又一成果。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手术损伤,他们找出了一条潜在的隧道,实现了“手掌单孔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
如今工伤频发的时代已经远去,庄永青已经很难再吃到工友们的炒米粉,但鼠标手又成为了白领一族的“标配”,手不好,手速跟不上,“吃个鸡”都要被队友骂惨。庄永青的团队,每天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病人不是照书本生病的,对于我们外科医生来说,太阳出来就是新的一天,每研究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他说,最大的安慰或者愉悦,就是看着病人健健康康地离开你的病房。
不管对病人还是同行,年过五旬的他依旧保持一颗热乎乎的心。
@患者陈先生 :
有一次在朋友圈说自己的手扭了,结果当天夜里,庄永青就发微信来询问情况,教我最基本的护手措施。
@手外科医生姜浩力:
“你在手术时碰上难题,不管多晚,给主任(庄永青)打个电话,他都能马上赶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当医生,就应该当一个好医生,什么是好医生?心手相连,德技双馨”
——庄永青
2016年,一个被怀疑有先天畸形的男宝宝,幸运地逃过了堕胎来到人世,却在出生的第3天被发现,左手大拇指不会动,很多医院都说只能剁掉。
绝望的妈妈找到庄永青,他亲自为宝宝先天性短了一截的桡骨做了延长术,并长期指导家长做好后期护理、配合骨头发育。快到2岁时,孩子已经可以用左手举起3斤重的东西。
今年4月,感激涕零的妈妈专门带着宝宝回到医院,和“庄爷爷”一起庆祝2周岁生日。
“深圳好医生”
还有这些好故事
为神奇的双手点个赞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计委医政处、深圳商报(记者郑健阳)、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广电都市频道《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