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专题专栏 > 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 进展报告




2022年02月18日

“三名工程”简报(2018年第4期)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8-05-08 11:0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科研成果】

深圳“三名团队”研发出艾滋病新药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三名工程”香港大学陈志伟教授团队成功研发了用于治愈艾滋病的创新型抗体类临床前药物。

  该项目由香港大学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团队主持,与中国医科大学、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清华大学合作完成,项目获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团队承担了从病人体内分离病毒,通过体外试验验证抗体的抗病毒作用工作任务,相关成果与香港大学联合申报了抗体专利。此外,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艾滋病目前仍无法治愈,世界范围内已经导致4000万人死亡,目前仍有约369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为遏制艾滋病进一步的流行,迫切需要一种可以预防或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而艾滋病毒的高突变性导致人体极难产生可抑制变异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利用已发现的广谱中和抗体进行被动免疫,成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有效途径。

  科学家们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针对多种艾滋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艾滋病毒突变株可逃逸抗体的杀伤,导致基于单一广谱中和抗体的疗法失败。

  由“三名工程”香港大学陈志伟教授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串联双价艾滋病广谱中和抗体(BiIA-SG)。BiIA-SG通过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CD4蛋白,可策略性伏击艾滋病毒,进而保护细胞不被病毒感染。体内外实验中,BiIA-SG展示出强大的功效,在体外能有效中和124株不同基因亚型的艾滋病毒,在体内可以完全保护人源化小鼠不被多种艾滋病毒感染。此外,基因导入的BiIA-SG可以下人源化小鼠体内持续发挥功效,并清除已被艾滋病毒感染的细胞。

  与单一艾滋病广谱中和抗体相比,BiIA-SG的广谱性和有效性明显得到改善,是治愈艾滋病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有望成为真正首个中国制造,适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的抗体药物。

  相对于目前临床使用药物,该药是通过艾滋病人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经过复杂的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理论上较化学合成药物更安全有效。同时,与传统需终生服药方式不同,该药可能实现艾滋病的临床治愈,在使用该抗体药物之后,病人有可能不需要或者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再服用抗病毒药物。

深圳儿医研究成果再上国际顶尖期刊

  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卢志威和郑跃杰两位医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Lancet》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8 ;18:474)上报道了1例由腺病毒引起的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以下简称PB)病例,该3岁男患儿因持续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8天入院,胸片及CT显示左下叶肺不张,很难解释其临床表现,经过支气管镜检查及反复吸除,吸出“树叉形”管型以后患儿完全恢复,经过检测证实PB由腺病毒感染引起。

  PB是支气管内形成的凝胶状、比较坚韧的支气管树样管型。PB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早期诊断困难,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病死率高。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自2010年首先在流感流行期间报道PB以来,已经成功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PB近百例,去年正值腺病毒感染在深圳流行,该院发现9例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PB,本次报道的病例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没有1例死亡。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在全球感染性疾病领域拥有最高的影响因子(19.86)。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继今年2月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报道病例以来,再次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报道病例。


  【学术交流】 

第三届中美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将于10月在深召开

  4月21日,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美国科学院医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合作医疗中心教授RajuKucherlapati一行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与院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会谈,就“第三届中美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筹备情况讨论。

  第三届中美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10月12至14日在深圳召开,大会将邀请美国ASCO现任主席Bruce Johnson、美国科学院院士Webster K. Cavenee、中国工程院樊代明、詹启敏、于金明等多名院士、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病理系主席Jeffrey Golden等众多“大咖”级人物进行主题演讲,这将成为国内肿瘤领域最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之一。

  2017年11月北大深圳医院成为“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为加强与国家中心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国家中心的辐射功能,医院将该论坛引入深圳,邀请重量级专家就精准医学在肿瘤治疗、预防、诊断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论道,把深圳肿瘤治疗和研究的一些成果向与会的专家进行介绍。同时,希望结合深圳创新产业发展的优势,扩大论坛的引领效应。

  本次座谈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以“中美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为桥梁、以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为依托,将美国在肿瘤精准医疗研究和应用上先进的理念、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引入深圳。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测序公司和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双方在座谈中就如何建立集临床研发、转化、检测、样本资源网络、基因数据库、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深圳市精准医疗中心展开讨论,期望通过合作,将精准医疗的成果最大程度应用到深圳的医学发展中,造福深圳市民。

第四届亚太卫生应急与救援国际大会在深举行

  3月31日—4月1日,“健康中国——第四届亚太卫生应急与救援国际大会”在深召开。本次大会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复旦大学2011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应急管理协会IAEM亚太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中安标准(北京)医学研究院共同主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同承办。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IAEM亚太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医务行政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40余所高校,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的1000余名卫生应急与救援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大会。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办事处医学专家C.K Lee、IAEM亚洲理事会主席Victor Bai、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晋、香港医务行政学院刘少怀院长、香港危难应变医学会主席陈德胜、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佘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分会主任委员岳茂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白金十分钟理论创立人)何忠杰等四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做了重要报告。

  会议通过报告国内外卫生应急与救援先进经验、解读卫生应急与救援政策、探讨卫生应急与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现状及方向、分享各省市卫生应急与救援经验,围绕“卫生应急”与“医学救援”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搭建了专家学者、政府决策者及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推进我国应急救援与国际组织接轨,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经验和成果提供国际化交流平台,进而推动我国应急体系与卫生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树立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系统联动的大卫生理念,促进健康中国这一战略性目标的进一步有效、顺利实现。

  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白金十分钟”与“流行性传染病高峰论坛暨中国病毒学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两个分论坛。白金十分钟分论坛上,相关专家分别就心肺复苏时效救治、白金十分钟普及模式与实践成果、“白金十分钟”培训内容与模式等开展了激励讨论与经验分享;病毒学分论坛设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相关专家对我国重要虫媒病毒病、免疫组库与传染病防控、投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毒形态鉴定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地理与国土资源研究室等分别就流感监测网络与病毒监控预警、保护性抗体与疫苗、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生物安全事件时空模拟进行了具体讲解;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感染组学研究所就寨卡病毒进化、暴发和发生进程中密码子使用偏好的变异特征及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深度分析。

深圳国际肿瘤高峰论坛举行

  4月8日,第3届深圳国际肿瘤高峰论坛暨深莞惠肿瘤综合治疗研讨会及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研讨会隆重举行。论坛由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深圳市肿瘤研究所、深圳市医师协会和深圳抗癌协会联合举办,邀请了包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大学)肿瘤专家在内的国内外肿瘤治疗专家,开设了6个分会场,对肿瘤基础研究、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新药物新技术等进行专题研讨。

  据悉,深圳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16年深圳新发肿瘤病例就有近2万例,其中三分之一患者首诊是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市人民医院通过“三名工程”引入了UCL大学国际肿瘤治疗团队,将启动多学科综合全流程肿瘤管理,为肿瘤患者进行整体的疾病治疗规划,提高癌症病人生存率。

  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华南地区首家早癌筛查中心,整合了14个学科的专家团队,针对国内高发的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癌症进行早期筛查以及早期的综合治疗和疾病管理。医院还将引入UCL大学早诊3D肿瘤模型,并参与新一代靶向药物的研究,提升肿瘤的诊治能力。很多肿瘤都是生活习惯引起的,也是能早期检查出来的。比如体检中加入肠镜、胃镜、低剂量CT的项目,就可以筛查出肠癌、胃癌、肺癌等癌症。

第八届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深召开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新生儿筛查学组举办的《全国新生儿筛查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于4月19-22日在深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主办。

  本着进一步贯彻与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学习先进技术,交流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的宗旨,中华预防医学会新生儿筛查学组组长暨本次大会主席赵正言教授、国际新筛学会主席Rodney Howell教授、亚太新筛学会主席Veronica Wiley教授等国际专家和国内新生儿筛查专家、遗传代谢病专家、出生缺陷防控专家授课,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副巡视员曹彬、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等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相关专家、学者近4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由11位国际、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并有优秀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围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国内外现状、筛查病种的扩展、诊断及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新筛实验室管理及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

  新生儿筛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新检验技术、新治疗方法的不断出现,以往被视为不治之症的遗传病难关一个又一个被攻克,使得新生儿筛查呈几何速度发展,成果喜人。越来越多的遗传代谢病人看到了曙光,体会到了技术进步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希望,这正是参会代表的共同心声和深刻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代表们表示,通过学习交流,大家收获颇丰,知识更新升级,明确了努力方向,目标定位更明确,对新生儿筛查的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会议举办圆满成功。

市三院举办“结核感染与免疫调控”高水平研讨会

  4月10日,由医院肺病医学中心和肝病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首届“结核感染与免疫调节”研讨会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

  上海同济大学戈宝学教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刘翠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阿东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马骊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程小星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公卫中心范小勇教授、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谢建平教授、深圳大学医学院陈心春教授等应邀授课。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健康问题。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反应对于控制感染至关重要。与会专家代表、973首席专家戈宝学教授表示,目前结核病防治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耐药结核患者数量增多,缺乏新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手段;其次随着城镇化发展,流动人口结核患者难以常规管理,是结核病重灾区;三是糖尿病、HIV感染人群增加,导致结核病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建议在中国组建结核病科研联盟,携手攻关结核病诊、防、治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会上,专家们就结核菌的致病及耐药机制、中国汉族人群结核GWAS研究进展、结核/HIV双感人群的基因修饰T细胞治疗技术、结核易感基因、宿主结核免疫应答以及抗结核新药开发等方面进行学术探讨。会议学术氛围浓厚,各位专家学者讨论热烈,参加会议的科研、医务人员以及研究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国际气道与呼吸管理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4月23-24日,由国际气道管理学会(IAMS)与南山区人民医院麻醉科联合主办的“三名工程”系列学术活动——“2018年国际气道与呼吸管理高峰论坛暨围术期超声可视化技术培训”在南山医院召开。这也是国际气道管理学会国际交流计划2018年中国第一站。

  气道及呼吸管理是麻醉、重症及急诊医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各种先天性、病理上的解剖学异常和后天的损伤常常会给气道处理和呼吸管理带来困难。如处理不当,轻者麻醉失败、手术延迟、气道损伤等,重则可能因为严重通气功能障碍而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30多位气道管理专家,就气道及呼吸管理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最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进行研讨,对提高深圳、广东乃至国内各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以及急诊科医生气道及呼吸管理临床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名院名诊所】

国科大深圳医院落户光明新区

  4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深圳市光明新区管委会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双方将把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新区医疗集团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国科大目前拥有在读研究生4万5千多名,是全球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目标是培养“未来科学家”。该校拥有由344名院士和828名“杰青”等科研专家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是举整个中国科学院之力建设的大学。

  2017年12月公布的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国科大18个一级学科获得A+,仅次于北大清华的21个A+,排全国第三;今年3月最新的ESI(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国际排名数据表明,国科大有17个学科(共2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国内排名第一。

  光明新区医疗集团成立于2017年7月27日,由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38家社康中心整合组成,是深圳市第11家基层医疗集团。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院士表示,他于3月29日才与光明新区第一次接触,仅仅18天,就与新区管委会举行签约和揭牌仪式,这让他再一次惊叹“深圳速度”。此次合作是发扬“医工结合”、“医理结合”的优势,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需要在高起点战略规划、高端人才引进、引进转化先进科研成果、整合提升附属医院临床学科资源等方面发力。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宏彬表示,希望此次合作能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流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师资优势,进一步深入落实深圳西部医疗高地战略部署,全力提升光明医疗集团临床和教科研水平,加速医疗集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国科大深圳医院今后怎么走?院方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将努力朝5个方向大步迈进——

  继续以“强基层、促健康、惠民生”理念,集中医疗集团和大学优势资源和力量,做强社康中心,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完善分级诊疗,借助健康医疗大数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致力于探索未来的健康医疗模式;做好学科规划布局,明确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和阶段目标,发扬锥子精神,先集中精力在若干方向做到国际引领;做好高端人才的引进,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并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做好转化医学研究院,大力引进和转化中国科学院系统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治疗、肿瘤精准诊疗等未来医疗技术;整合提升附属医院临床学科资源,适时成立临床医学院,为未来健康中国培养高端人才。

肿瘤“国家队”运营南山肿瘤中心

  4月10日,南山区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南山肿瘤中心,双方计划共同打造一个深圳中西部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肿瘤治疗中心。

  南山肿瘤中心位于“三甲”的南山区人民医院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负责运营管理,首期将提供50-100张床位,逐步扩大规模后,未来可开放500张床位。

  南山肿瘤中心将以南山医院肿瘤科为基础,将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提升。签约后,双方已成立工作组,力争在2018年7月前,该项目就能正式落地,让南山患者在家门口获得“国家队”的高水平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位于深圳东部的龙岗区宝荷大道,“国家队”将其与北京医院列为“一院两区”,共享所有人才、资源。

  大批在北京找“黄牛”也抢不到号的名医轮流南下,为深圳患者看大病,很多人更是扎根深圳,把家庭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到了深圳。

  2017年是“国家队”进驻的第一年,该院已接诊门诊人次1.6万,住院人次约4000人,大量高难度手术迅速开展,2018年1月份,该院疑难危重病例(CD型病例)比例高达96%,在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中领跑。

10家医生集团入驻维世达共享医疗平台

  4月23日下午,张强医生集团正式签约落地深圳维世达胜凯“共享医疗”平台。作为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首家名医诊疗中心,维世达的“共享医疗”平台已经成功吸引了10家大型医生集团入驻。

  杭州的Medical Mall、腾讯的“企鹅医生”……近两年,“共享医疗”成为了医疗界的一个热词。深圳的“三名工程”鼓励建设名医诊疗中心,也是希望能够探索出吸引优质医疗资源的新模式。

  作为深圳首家名医诊疗中心,维世达的“共享医疗”平台提出了“拎包入住”的概念。不同于“商业物业+医疗”的“杭州模式”和其他“共享医疗”概念,维世达为有合作意向的优秀医生及医生集团提供了完整的共享诊室、共享技术、共享设备、共享手术室、共享支付体系、共享运营团队等全维度的共享服务,帮助医生和医生集团解决了创业中会面临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医疗场地和医疗器械投入成本过高、缺乏完整成熟的运营辅助团队等等。此外,维世达胜凯还建立富有特色的“高端商业保险+终端商业险+社保”的多元化支付体系。

  据悉,此次入驻的张强医生集团,是国内首家跨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为我国知名的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张强医生集团拥有上海、北京、杭州三个临床中心,并在全国各地采用PHP(Physician-Hospital Partnership)建设连锁静脉病中心。深圳维世达是张强医生集团进驻的第12站。

  据介绍,维世达的“共享医疗”平台还将引入更多的知名医生集团入驻,为医生提供自由执业平台的同时,也为深圳市民就近看国内的名医提供便利。


  【新技术新项目】

不开胸也可以完成心脏瓣膜手术

  4月24日,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依托深圳市“三名工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心内科团队,顺利完成2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简称TAVR手术),以微创方式为两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成功植入人工主动脉瓣膜,实现不开胸就完成心脏瓣膜病手术,为深圳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开辟了更为可行、有效的治疗途径。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发病率较高,预后差,常常引起猝死,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约50%的高危患者自然寿命不超过两年。以往心脏外科开胸换瓣手术是治疗这个疾病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但很多患者由于高龄、合并其他疾病、体质虚弱或残疾,无法接受行外科开胸手术。TAVR手术就是针对的这一类患者创造的微创介入手术,对于具有高龄、高危、有其他脏器疾病及合并症多、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截至目前我国也仅有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的几家拥有大型心脏中心的医院能够施行。

  两位手术的患者,一位71岁,一位85岁,均因为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导致头晕、胸痛或反复心衰反复住院,都是外科手术的极高危患者。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在杨建安院长带领下,组织多次术前讨论,手术进展都很顺利,第二天,两位患者都可以正常行走及饮食,3至5天后就可以康复出院。

  据介绍,此次手术请到了具有丰富TAVI手术经验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到深圳进行手术指导。手术也使用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及多项国际专利的瓣膜系统。

肿瘤医院开展卵巢癌治疗新技术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医院肿瘤医院在治疗妇科肿瘤方面取得新突破,运用热灌注化疗法辅助治疗晚期妇科肿瘤,延长肿瘤患者生命期。

  卵巢癌晚期患者陈小姐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医院肿瘤医院妇科。陈小姐非常瘦弱,体重只有36公斤,但腹部膨隆,腹中大量腹水,排便困难,无法进食,只能每日靠粥水维持。该科主任孙力介绍,因为腹盆腔巨大肿物,压迫肠道,导致直肠肠腔极度狭窄,陈小姐近4个月没有正常排便。全科讨论后确定陈小姐为晚期卵巢癌,但肿瘤分布广泛,暂无法切除,只能先化疗。

  对付妇癌之王卵巢癌,孙力说,如果把肿瘤当成敌人,患者身体“漫山遍野”都是敌人,医生要先派出’飞机大炮’(化疗或远程放疗)轰炸肿瘤,用外科手术逐一歼灭滞留在盆地(盆腔)、丘陵(肝胆)、丛林(胃肠)、沼泽地(泌尿科)等地肿瘤。陈小姐在经历化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显著,腹水消失,腹胀明显缓解。而后,孙力主刀,为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了一直压迫直肠的巨大肿瘤。术中,腔镜科医生为患者冲洗抽吸肠道粪石,粪石终于略有松动。在多学科合作下,手术十分顺利。

  手术之后,还有隐藏在“地缝”(隐蔽之处)之中的肿瘤。为了彻底消灭肿瘤,孙力团队启用了新肿瘤辅助治疗方法——热灌注化疗法。据悉,该疗法是将化疗药物与大量灌注液混合加热后,持续循环恒温灌注入患者腹腔内,并维持一定的时间,通过热化疗的协同作用和大容量灌注冲刷作用,有效地杀灭和清除腹腔内残留的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对治疗小的种植转移疗效显著。

  经历了热灌注化疗后,陈小姐的恢复情况良好,肿瘤标记物已接近正常,每天排气排便,正常饮食,面色红润。


  【三名故事】

“感谢三名工程让患者少走弯路”

  一场感人的感恩见面会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举行。因为先天手畸形,恩恩从胎儿期起到如今,曾数遭险境,幸得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手外科及“三名工程”专家保驾护航,如今手功能基本正常。在见面会上,恩恩的母亲表达了对医院医护人员及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感激之情。

  恩恩的母亲宋女士介绍,自己是典型的被众多医院放弃的患者之一,孕期孩子就被判断为骨椎栓系,以及整个孕期各种指标不达标。在一系列检查中,多家医院的医生建议她选择终止妊娠,在无比绝望中,她找到深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胡芷洋博士。胡芷洋博士为其做评估后给了她非常专业的指导及心理安慰,让她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

  2016年5月27日,宋女士在市人民医院生下男宝宝,健康指标达标,智力指标达标。宋女士特地为孩子取名恩恩,即为感恩胡博士。然而,孩子出生第三天,宋女士及家人发现孩子的左手一直处于弯曲状态,后经市人民医院手显外科主任庄永青诊断,发现左手桡骨短了一截,确诊为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庄主任告知她,未来需要手术治疗外加外部固定夹具修正,但宋女士不甘心,又辗转各大城市,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发育不良,大拇指神经无功能反应,需要截掉大拇指。这个答案更让宋女士忧心,她又带着孩子折回人民医院。

  2017年5月8日,庄永青主任和依托该科室的三名工程团队华山医院专家方有生教授主刀,为孩子施行骨头延长术,大拇指观察后再定的前期治疗。至今手术已经过去了9个月,恩恩手术后左手前臂畸形完全没有了。在庄主任的引导下,家人为恩恩进行大拇指康复训练,恩恩的大拇指逐渐有了反应,现在能手拿一罐800g的奶粉,抓举以及两手协调能力非常不错。

  宋女士说,这一切来之不易,都要归功于市人民医院,归功于三名工程以及医术精湛的庄主任。“谢谢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卫计委的惠民政策,三名工程的引进让我们患者少走很多弯路!”宋女士说。

市儿童医院完成松果体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小奕森所患疾病为松果体瘤,WHOⅣ级。这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 约占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45%,预后差。常规治疗多采取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为主, 化疗、手术切除为辅助的治疗策略。小奕森去年已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全麻下行松果体区及中脑肿瘤切除术+硬脑膜修补术。术后常规是需要化疗与放疗结合的。但是放疗远期副作用较大,会降低患儿日后的生活质量。

  针对小奕森的病情,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移植团队查阅大量外籍文献,并多次开会商讨治疗方案,最后决定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来帮助小奕森。由于小奕森刚满2岁,不太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这让治疗和护理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但移植团队的成员们克服种种困难,注重病情观察,尽力使小奕森病情保持稳定状态。

  以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刘四喜主任为首的移植团队将为他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小奕森的干细胞输注过程非常顺利,并且输注过程及输注结束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小奕森移植期间,医院三名工程团队,加拿大病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移植专家KY教授和移植护理NP护士CARLY来访该院,他们全程观摩了细胞复苏到输注的过程,对该院的移植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市儿童医院开展的第一例实体瘤干细胞移植术,它扩展了该院血液肿瘤科移植收治病种的范围,更是开拓了实体瘤治疗的新方法,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标志着我院移植团队的整体医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小奕森移植术后神外医生也到病房查看患儿及慰问患儿家长,这正是目前提倡的MDT模式的实现。

产妇深夜脐带突脱垂 医生10分钟“抢出”胎儿

  4月19日凌晨,产妇谢女士胎膜早破,突发脐带脱垂,胎儿生命危在旦夕。北大深圳医院产科上演"生死时速",在急诊搭建临时手术室,从死亡线上救回新生儿。4月23日,谢女士康复出院。

  4月19日凌晨5时许,怀孕38周的谢女士起床上洗手间时突然破了羊水,她立即叫醒家人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将谢女士送到北大深圳医院急诊后,主治医师叶盛发现,谢女士当时脐带已脱出宫颈口外,出现了脐带脱垂,情况十分危急。

  "脐带先于胎儿脱出宫颈口外,这种情况对腹中的宝宝来说十分危险,如果胎头压迫到脐带,阻断脐带血循环,就会因为胎儿缺氧而发生严重的宫内窘迫,若血流完全阻断超过5至8分钟,胎儿就会窒息死亡。"叶盛说,出现脐带脱垂必须尽快剖出胎儿,当时胎儿胎心微弱,心率每分钟不到100次。他一边用手把抬臀提上去,一边通知医院麻醉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各科医护人员尽快进行手术。

  由于时间紧迫,病人已来不及送手术室,在各科室医护人员协调到位后,便在急诊搭建了临时手术室,仅用了 10 分钟就完成了剖腹产。目前,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产妇也康复出院。

  叶盛表示,脐带脱垂是产科最紧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概率不高。在破水的情况下,脐带脱至子宫颈外,可导致脐带血流供血中断,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他提醒孕妈们,平时要做好定期产检,学习孕期保健知识,胎动异常、腹痛见红、羊水流出等要提高警惕。如发生"破水"时,要立即仰卧抬高臀部,不可站立行走,以免羊水流出更多并发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

一孕妇凌晨血流如注 医生与死神上演抢夺战

  4月11日凌晨3时许,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一名中央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孕妇突然发生无征兆大量出血。医生赶到病房时,孕妇下身血流如注,鲜血如开放的水龙头般涌出,转瞬间患者已陷入昏迷,检测不到血压,母子生命危在旦夕。

  由于孕妇此前做过剖宫产,此次怀孕有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情况,4月9日下午由外院转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对于此类患者,只能通过剖宫产分娩,而且围手术期可能发生严重大出血危及生命。

  入院后,经过全科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及抢救方案,打算4月11日做剖宫产术。然而,一切还未来得及实施,就在手术前夜,患者出现了致命性大出血。

  患者数分钟内出血量估计3500ml,几乎出了全身血液的4/5,情况危急,当班医生当机立断,立即手术。

  在多学科的迅速配合下,从患者出血到新生儿娩出仅用时24分钟,随着新生儿的一声啼哭,所有的人员均暂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抢救还远没有结束。新生儿是暂时安全了,但母亲的考验才真正开始。如何控制术中子宫出血才是产妇能否挽回生命的关键。手术中见胎盘完全植入并伴有膀胱侵犯,出血汹涌,医生根据病情决定立即行子宫切除术。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斗,终于成功完成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大家紧绷的神情才终于放松。

  生孩子就是从鬼门关走一圈。需要提醒广大育龄期妇女的是:如果此前生育孩子是剖宫产,后面再次生育时更容易出现子宫出血、损伤等意外,胎盘粘连、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几率和风险也更大。因剖宫产造成的瘢痕子宫是出现胎盘植入这一高危并发症的重要成因,可导致妊娠期出血、产前或产时子宫破裂、大出血、休克、继发感染,死亡风险较高。准备要孩子前,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做好身体评估,在核实的时候受孕,且在孕期注意产检,随时评估身体状况。


  【三名简讯】

市妇保院新生儿科获全国静疗比赛广东省赛区一等奖

  2018年,中华护理学会向全国各医疗机构发起了以“披‘静’斩‘疾’”为题目的静脉治疗案例竞赛。在三名工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杜立中教授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专家成员的帮助指导下,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案例《一例脐静脉置管并发新生儿心包积液的案例分析》代表深圳队参加广东省决赛获得一等奖。

肿瘤医院院获“中国最美医院”

  中国医院建设奖组委会面向全国征集建设成果典范,进行“首届中国最美医院”评选。近日,经过专家评委会严格评审,全国20家医院获此殊荣,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位列其中。

  据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项目设计结合地形条件,利用模块化单元有机组合,以“环境—心理—生理”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将医院的复杂功能有机化。通过设计手段,突破常规医院规则严肃的冰冷形象,力图达到环境影响心理从而促进治疗的目的。

省杰青公示中山七院9人上榜

  近日,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名单(第一批)正在公示中,经各地市、委直单位及有关医学院校推荐和省专业组专家评分及专家组审核推荐,遴选了第一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60名(含1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600名(含100名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据悉,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共有9人上榜,成为深圳最多。

  肿瘤医院将开华南首家肿瘤免疫治疗咨询门诊

  相比放化疗、手术等“外部”手段清除,肿瘤免疫治疗则通过调动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消除肿瘤,是21世纪肿瘤治疗的热点方向。5月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将开设华南地区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咨询门诊,来自肿瘤防治“国家队”的7位专家作为首发团队,每周二上午出诊,可能为一些晚期肿瘤提供新的“生命方案”。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