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圳卫生计生在行动2016 > 媒体报道
从统一机构协调医改,到公立医院去编制化,再到基层全科医生建设,罗湖的医改素来为业内瞩目。近日,国家卫计委组织多家中央媒体,来到罗湖调研医改情况。随后,央视《焦点访谈》、《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刊播了罗湖医改的专题报道,为罗湖医改成绩点赞,报道称医改方便了居民,让居民少花钱,家庭医生模式还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让医疗控费更给力
8月1日,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以《医改的深圳经验:用好财政的钱、社保的钱、患者的钱》为题作长篇报道。文章称,针对医疗机构,医保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深圳有了新的形式,在罗湖区试点建立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制度。这项改革促使罗湖医院集团主动将资源下沉基层,加强社康中心能力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参保人做好预防保健工作,让签约对象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
8月10日,人民日报发刊文章,称赞罗湖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让医疗控费更给力。罗湖区卫生计生局局长郑理光向人民日报记者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罗湖改变了医保支付方式,将医保支出总额与上一年度进行比对,结余奖励、超支自负,并实行居民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目标考核。他说,以脑卒中为例,深圳市2015年脑卒中患者22772例。如果健康管理做得好,脑卒中病人减少20%,深圳市可节约医保费用超10亿元。
“以前我们希望病人越多越好,因为这意味着医院的收入增多。现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我们希望病人越少越好。为了防止老人跌倒骨折,我们甚至主动帮助老人家里安装防跌倒扶手。”深圳市罗湖医院院长孙喜琢说,省下来的都是自己的,可以用于社康中心的发展。所以我们盼着签约居民都健康,少生病、少住院、少支出,通过医保的导向,我们和患者的利益就一致了。
家庭医生模式 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
8月3日央视《朝闻天下》和《焦点访谈》栏目重点报道了罗湖居民身边的健康“守护人”———家庭医生,让罗湖家庭医生在全国人面前火了一把。家庭医生曾经被视为高端生活方式,如今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看病、换药,大大地方便了居民。
《朝闻天下》在报道中称,日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计委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建议,围绕家庭健康需求,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地位,较少依赖费用较高的医院服务,而正在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便百姓就医的有效途径。
在东门社康中心,《朝闻天下》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应聘来的全科医生尹朝霞,之前她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作为心血管病专家,尹朝霞主要负责社区慢性病管理。她告诉《朝闻天下》记者,到深圳来,不仅因为优厚的待遇,还在于全科医学的发展前景。管理居民的健康,降低发病率,比治病更有意义。《朝闻天下》评论称,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组建的家庭医生团队,主要任务不是为了给居民看大病,而是进行健康管理,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
家庭病床并不贵 享受服务的居民觉得值
《焦点访谈》关注了罗湖享受家庭病床的第一人,76岁陈大妈的案例。3年前陈大妈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留下了后遗症,加之下肢静脉血栓,行动非常不方便,想给腿换个药,做个按摩,都得让家人抱着上下楼梯去医院。享受家庭病床服务之后,医护人员上门护理、换药,不用来回奔波了。《焦点访谈》算了一笔账,家庭病床建床费20元,医护人员每次上门访视17元,其他收费和医院一样,医药费列入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虽然增加了两笔费用,但是并不贵,陈大妈一家觉得值。
《焦点访谈》称,家庭医生是一个服务团队,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由社区护士、健康管理师、公共卫生人员等组成。辖区内的居民有哪些病,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该如何治疗预防,家庭医生都了如指掌,并且主动提供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据了解,目前罗湖区已经有37万居民与辖区社康中心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健康保健、慢病预防、常见病诊治等服务。
作者:郭锐川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