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公众参与 > 业务知识库 > 疾病预防

什么是慢性肾病?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1-03-16 14:5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慢性肾病不是一个病,而是一堆病的统称,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红斑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

  慢性肾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根据肾脏功能受损的情况,可以分为5个时期。关键看两个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

  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原尿)的量,是衡量肾脏功能最准确的指标之一。数值越低,意味着肾功能越差。

  血清肌酐(Cr)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临床上,血清肌酐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意味着肾功能损伤程度越高。

  01. 已有肾损伤,但GFR正常

  肾功能正常,但尿液检测异常,会出现水肿、尿蛋白、血尿、高血压等状况,GFR≥90ml/min,血清肌酐无异常。

  这一时期除了水肿和高血压会让患者出现不适感之外,其他都是静悄悄的,也最容易治愈。但很多患者会因为不痛不痒,加上没有定期体检而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

  02. GFR轻度降低

  这个阶段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属于轻微慢性肾病。

  GFR为:60~89ml/min,血清肌酐值处于133~177μmol/L之间。

  此时肾脏已经出现异常,但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受损部分可以由没受到损害的肾脏功能代替,满足身体的日常需要。如果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这个阶段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但患者本人没有太多异样感觉,也常常延误治疗。

  03. GFR中度降低

  这个时期肾功能出现明显异常,GFR为:30~59ml/min,血肌酐基本处于186~442μmol/L之间。

  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医生会对患者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减缓慢性肾病的发展,并降低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04. GFR重度降低

  此时,肾功能损伤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阶段,GFR下降到:15~29mL/min,血清肌酐基本在超过451~707μmol/L。

  患者开始感到明显症状,如贫血、头晕、乏力、恶心等。治疗重点变成阻止肾细胞继续坏死,保护剩余肾功能,推迟尿毒症到来,并做好血液透析的准备。

  05. ESRD肾衰竭

  这一期已为终末期肾脏病变,俗称“尿毒症”,GFR<15ml/min,大部分患者血清肌酐超过707μmoI/L。

  此阶段随着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毒素在体内进一步蓄积,会引起尿毒症的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纳差、皮肤瘙痒、口氨臭味、水肿等,并可出现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且由于血液中毒素淤积过多,其他脏器也开始受到侵害,需及时进行替代治疗:肾移植、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这6个信号可能是肾脏在求救

  每10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上慢性肾病。

  但是,每10个病人中,只有1个知道自己得病;很多人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这是因为,肾不会“喊疼”。

  医生们常说,肾脏是“沉默”的器官,因为它里面没有痛觉神经的分布,只有肾被膜、输尿管、肾盂等部位有感觉神经分布,当张力增加或被膜受牵拉时,才可发生疼痛。

  因此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在一开始若是没有定期检查的习惯,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肾脏出现了问题。

  但肾脏也并非完全不发声,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这6种现象,要注意了!这可能是肾脏在求救:

  01. 水肿

  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现象——四肢水肿,尤其晨起后眼眶会周围出现水肿,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浮肿、体重突然增加的表现。

  02. 尿量异常

  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都可能是肾病的表现。尤其夜尿2-3次甚至更多的人要注意警惕肾脏病变的可能。

  03. 尿的颜色和状态有异常

  普通人尿液通常偏黄、较清澈,有点像没起泡的啤酒。如果尿液发红、出现乳糜样或泡沫增多应该提高警惕,虽说尿液异常并不全是肾脏病所致,但都应该尽快就诊检查。

  04. 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之一,同时也可能导致慢性肾病,是其病因之一。

  05. 肠胃不适

  由于毒素潴留,很多肾病患者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消化问题,也要注意肾脏是不是出了问题。

  06. 贫血

  由于肾功能损伤,肾脏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减少,患者会出现肾性贫血的情况。

  除此之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以及体重超重的人,都是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慢性肾病的筛查。

7个伤肾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慢性肾病呢,想知道怎么做,先搞清楚哪些不要做。生活中常有以下7种行为,可能会“掏空”你的肾!

  01. 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憋太久会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荼毒到肾,导致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炎等。

  02. 不爱喝水

  多喝水,身体才能通过肾脏代谢体内的废物。喝太少,轻者会引起泌尿系统炎症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肾脏内代谢的废物难以及时排出,会引发肾结石、肾盂肾炎等一系列肾脏疾病。

  日常一定要多喝水,每人每天应饮水1500~1800毫升。如果活动后出汗多也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

  03. 喝太多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发生痛风,还会增加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性,高尿酸、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是危害肾脏健康的危险因素。

  04. 饮食太咸+大鱼大肉

  饮食偏咸,易致血压升高;大鱼大肉的高嘌呤易致尿酸高,还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进而损伤肾脏。

  05. 睡眠不足,过于劳累

  长期睡眠不足,过于劳累的人,肾功能下降速度远远快于睡眠充足的人,出现蛋白尿的风险也会更高。而且作息紊乱,还容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反过来加重肾脏损害。

  06. 吸烟

  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损伤全身的血管,其中就包括了肾脏血管,亦会导致肾脏的损伤。

  07. 乱吃药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肾脏来完成代谢的,但临床上很多药物都会对肾脏带来伤害,如:抗生素、拉唑类胃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抗肿瘤药以及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等。

  长期胡乱吃药,对肾脏的危害是很大的,严重情况下会引起药物性肾衰竭。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一句, 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也很关键哦!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医院”“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