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就有一位“潮男”生生把电子烟玩成了——
10月14日下午五点多,深圳南山区科技园附近的公交站台。
临近下班高峰期,这里等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穿着红色T恤、留着bur头的练哥,正在静静地在站台前发呆。作为一个HR,这是他少有的能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光。
无意中,他将一个和U盘外形极像的东西放到嘴里轻轻一吸,一秒钟后,吐出一股肉眼可见的白色烟雾。
那是他刚买一个多月的潮牌电子烟。虽然才接触了不久,但他很喜欢这玩意儿,因为他终于不像以前抽传统烟一样,要找火机点烟,抽完还要找垃圾桶扔掉烟蒂。
重点是,它的味道并不“辣喉咙”,烟雾中水果味的曼妙,让他暂时进入贤者时间,脑子里想的都是who cares?
佛系得一如他T恤上写的那串英文:why bother?why not?
然而,几分钟后,有人打断了他此刻的平静。
“你好,先生,这里不能抽烟。”一个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从他身后走了过来。几个扛着长枪短炮的人,对焦着他手中一闪一闪的电子烟拍着。
他们是控烟督查队,成员来自深圳市控烟办、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控烟协会等单位。
这一天,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修订后的第一场“车轮战”,对象是公交站台。
根据新版《控烟条例》,深圳禁烟场所从七类增加至九类。其中,公共交通运输站站楼行人出入口外侧五米范围内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列入“禁烟区”,这也意味着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汽车、地铁、船舶、民用航空器等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将全面禁烟。
刚从广州来深圳的练哥,很不巧撞在了“枪眼”上。
“深圳是禁烟了,但电子烟没有烟灰,也没有烟头,对环境没有污染,这也属于禁烟范围?”他疑惑了。
“那当然了!”旁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拿着一本《控烟条例》,找到烟草制品的定义大声念了出来:全部或者部分由烟草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供抽吸、吸吮、咀嚼或者鼻吸的制品以及电子烟。
练哥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因为一口电子烟,他收到了50元的处罚,自己也成为了内地第一个吃电子烟罚单的人。
但他却表示自己这个反面教材,能给全国人民起到警示作用,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以后自己也会引以为戒。
世卫组织支持深圳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等禁止吸烟的地方,使用包括电子烟在内的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深圳市更新立法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标志着政府充分保护深圳市民免受所有形式的烟草使用危害的决心。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无烟草行动
项目官员印曦
在执法过程中,练哥电子烟的危害还是抱着一点“希望”。
“电子烟吸出来的烟雾淡,停留时间比较短暂,比卷烟造成的二手烟危害更小,不是吗?”
但现实还是给他打了一次脸。
今年美国、韩国陆续爆出电子烟“闯祸”的新闻。就在今年10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通报称,电子烟相关肺病病例已经突破1000起,确认致死18人。
“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所产生的气溶胶会增加空气中某些有毒物质、尼古丁和颗粒的浓度,从而对身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专家表示。
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没有充足证据表明电子烟有助于戒烟。
这次的“车轮战”,除了练哥,还有5人也因在站台吸烟受罚。
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他刚下公交车,就毫不犹豫地点了一支烟,丝毫没有留意到公交站台上“禁止吸烟”的标识。
被发现后,他还说:“我有时候抽烟,有时候不抽,今天老板给了一根烟,就抽一根。”自己也不知道公交站台不可以抽烟。
在现场,地上还落了不少烟头,有人大致数一下,不下10个,而站台旁的垃圾桶灭烟处,也堆满了烟头。
可想而知,多少人在等车时还要忍受着二手烟的“熏陶”。
对于这样的吸烟“重灾区”,交通部门最近将会有“大动作”:
在月底之前,南山区要实现站台控烟宣传全覆盖,同时,公交站台垃圾桶上的灭烟处要取消,避免误导吸烟者。同时,将对公交车、站台、场站实行三位一体的控烟执法督查行动。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运输管理科
科长李志发
虽然这次行动已经结束,但老烟枪们别以为能松一口气。
10月14日至31日期间,深圳还将组织开展8次控烟督查行动。
同时,深圳公交站台也会“大变样”,如禁烟标志会更显眼,对违法吸烟的人更是“毫不留情”!
资料来源:深圳市控烟办、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控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