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小伙子在马路上骑摩拜,突然撞到一个石墩摔倒,脚上的伤口流了一摊血。路人赶紧送他来到了旁边的社康中心。
你是不是觉得,给小明缝个伤口对医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可是,社康中心对这碟“小菜”,就有37个考核点!
自己先洗手……检查灭菌指示卡……用肥皂水刷洗伤口周围……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麻醉……仔细探查……缝针……再次消毒……上纱布……
这37步,做少1步都得“扣鸡腿”!
做医生还得会聊天?
做社康医生,这是必须的。社康医生主要在社区给居民看病,要学会和大家亲切地唠家常,从中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那还不简单?我见人就笑呵呵像个小苹果,拉着社区大爷大妈的手,一见如故、相逢恨晚总行了吧?
不行!光有亲切不够,还要掌握好看诊时间,会问关键的问题,引导病人说出相关、有用的信息!
社康的医生不好做,那做个护士简单了吧?给老人孩子打打疫苗,so easy!
你又错了!
先不说血管找得不准把宝宝扎疼了容易被家长骂,光“打疫苗”这个过程就列了4大项18小项的要求——
先要评估孩子的病史、过敏史,看适不适合打,然后是“三查九对”,这个过程还要懂得把孩子哄好,别弄得他们哇哇大哭。
毕竟,医疗无小事,随便一下出了岔子都可能人命关天,每一步都得照足规范来。
上面所说的几个场景,都来自一次“魔鬼式”比武大会的现场——
为了参加这个决赛,全市10个区600多家社康中心的5000多名全科医生和护士层层PK,最终只有126人晋级决赛圈。
11月1日 他们齐聚市级决赛考场,进行“理论笔试”,最终共65名医护人员闯关成功。
11月2日,65名医护人员齐聚“光明顶”——深圳市光明区塘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最后决斗—— “技能操作”。
仔细看看他们决战的场景!
01
男子骑车摔倒,流血不止...帮他缝合清创!快快快!
留给参赛全科医生的只有10分钟。这10分钟里,选手要核对患者信息,准备器材,完成伤口清洗、消毒、创面处理、伤口缝合、包扎,还要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等。
“现在您的伤口已经缝合完毕,我再帮你挤压一下淤血、消毒、包扎就好了,术后请您注意……”
来自福田区新港社康的许志贤医生,一边在“病人”身上操作,一边不停地解说。最终,他9分多钟便完成了操作。
02
在另一个教室,考的是诊断和处理。
62岁的王阿姨,20天前刚和老伴一起到深圳儿子家,近半月来,她感觉爬楼梯、做家务都有些乏力。儿子带她来到社康中心,一名全科医生开始详细询问她的病史。
这位医生全程亲切有礼,一旁的考官却“黑”了脸。
你不能由着病人没完没了地说,要适当打断她,引导她说出相关、有用的信息。你花了太长时间的采集病史,最后留给诊断和健康教育的时间就太仓促了。
——“黑脸”考官
而为了拿到决赛“入场券”,这些选手已经进行了1个多月的“地狱式”训练。
考核的护士技能总共10项,其中心肺复苏、导尿等,平时工作中比较少用到,所以最近一个多月来疯狂练习,工作日早八晚八、休息日也自觉‘练功’。
每天都一人分饰两角,自编自导:病人怎么怎么了,我如何如何给他处理?练到“精神分裂”,活生生把自己练成了‘戏精’!
——公明社康中心护士黄旭娟
光明区楼村社康中心的李秋燕医生是个二胎妈妈,大娃刚上一年级,小娃才1岁,为了参赛,只能暂时牺牲家庭时间日夜苦练。
这样的全市式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每年都把大家“折腾”一回,目的就是“以赛带练”,让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把手艺练好,让居民看病治病感到安心!
一些来自福田、罗湖、宝安的社康医生说,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甚至进行了脱产集训,长则一个多月,短也有三周。
医生中的高手
题目好难,时间好短!全科医生诊疗技能考核只有10分钟,既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诊断和处理,还要体现人文关怀,感觉时间超级紧张。
但题目多为病例分析,贴近社康实际,都是很赞的题目。
——全科医生“冠军”、罗湖区田贝社康中心韩翠平医生
真的好紧张,题目很难,时间很短。不过考得很全面,比赛完,我感觉思维也开阔了,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全科医生“亚军”、宝安区沙井庄村社康中心谭美洁医生
难有难的回报,对于这12名获奖医护人员,深圳市总工会和深圳市卫计委将联合授予“深圳市基层卫生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深圳市总工会还将奖励——
一等奖5500元/人
二等奖4000元/人
三等奖3000元/人
数 说
目前深圳共有600多家社康中心,全部提供了家庭医生服务,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对象提供优先诊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10项个性化服务,累计为近300万市民提供了签约服务。
深圳的基层医护人员
正一步一个脚印
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
健康“守门人”!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计委基层处、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深圳市卫计能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