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让全球陷入停摆,也让人们重新“反省”医护人员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谁都能躺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
但唯独医护人员不能!
从隔离病房里抢救病人的临床医护
到走街串巷做流调、做消杀的疾控医生
到实验室里测核酸的技术人员
……
大家突然“醒悟”过去亏欠了他们太多!
3月20日晚《深圳以最高礼遇欢送医护人员回家!》
全城刷屏
多少人一看标题就流泪
当疫情让全社会人心惶惶,是医生护士的勇敢“逆行”让我们心安
劫后重生
我们太需要一个出口
去赞美医护人员的伟大
去“宣泄”我们止不住的眼泪
这么说的话
深圳今晚开播的《我的白大褂》
来得正是时候!
《我的白大褂》
可谓诞生于疫情的“战火”之中
1月9日宣布开机
随后新冠疫情就暴发
节目组临时决定“增兵”,深入抗疫一线
跟拍了25集《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
记录了深圳医务人员在抗疫前方的真实瞬间
但如果你已经迫不及待要点赞
那恐怕会有点失望
因为这一次
我们不赞扬医生的伟大
只纪录他们的“挨骂”
换句话说,片子不是要把医生捧上天。
相反,是把他们“摔”在地上,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看着他们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一步一个脚印,摔打成能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
这就是全国首部医生成长类纪录片《我的白大褂》,由深圳广电集团和深圳市卫健委共同出品。
主角是一群刚从医学院毕业的规培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抗疫日记》只是前戏,规培医生的“血泪”才是正片。
既然是“菜鸟”,就会有各种“出糗”,带教老师随便甩个疾病名字出来,一问三不知。
有各种无力,第一次进急诊室抢救,就眼睁睁看着病人断了气。
也有各种“小确幸”,病房一位老大爷有啥事都记挂着你,还说要给你介绍女朋友……
你可能会看得暖心、抹眼泪,但也可能会吐槽、失望、拍桌子。没有任何修饰,生活该是怎样,便是怎样。
一点不震撼,一点不帅气,一点都不觉得伟大,我只是个医生不是神。
病人面前穿着威风的白大褂
一回办公室却是谁都能使唤的“小郭”
在令人闻风丧胆的儿童口腔科
被一个毫不领情的小孩逼得想哭
在急诊室看到“发疯”咬人的大汉
脚步不由自主地向后一缩
添油加醋的偶像剧看多了,这种原汁原味的真实会让你眼前一亮。
3月27日起,让我们看看一群医生“初哥”如何在“挨骂”中成长。
B站等四大平台都有得看
从3月27日起,《我的白大褂》将于每周五21:15在深圳卫视播出,持续到5月29日。
全剧10集,每集50分钟。
腾讯视频、爱奇艺、B站、西瓜视频同步上线。
3月27日上午,《我的白大褂》上线仪式在深圳广电大厦举行。
5位“当家花旦”齐齐亮相
《我的白大褂》纪录的5位主角
这几位颜值担当的小鲜肉
他们会不会成为你的男(女)收割机?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9级超声科规培医生林平娜
深圳市人民医院2018级口腔科规培医生周芷伊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级全科规培医生蔡婉娜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级麻醉科规培医生潘正龙
深圳市人民医院2019级胸外科规培医生郭燕华
有一位院长在现场说,这就是深圳版的“格蕾医生”。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楚宏,深圳广电集团总裁岳川江、总编辑苏会军出席《我的白大褂》上线仪式。
煲剧之前
先给大家科普一个知识点
什么是规培医生?
2014年起,国家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医学毕业生开始到国家认定的培训基地(也就是医院)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成为“规培医生”。
目前深圳一共有7个国家住培基地(包括深圳市中医院)。
「5 + 3」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 5 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目前深圳每年招收各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近1200人,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招收和培训了5100多人。
培训期间,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社会人身份),可以享受如下的生活补助:
本科毕业学员6000元/月
硕士毕业学员7000元/月
博士毕业学员8500元/月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健委宣传处、深圳广电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