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生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
钱花了,病没好
还耽误了最佳时机
等到最后才后悔“早知道就听那谁的了”
可是,谁也不知道,究竟要多少钱,才能买回一个“早知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身边,有更多货真价实的好医生“加持”
所以,这些年
深圳掀起了新建医院的高潮
几乎每隔一两年
就有1家大型公立医院和大家见面
有“大楼”就得有“大师”
所以深圳又从全国各地力邀了
一大批有料的好医生南下“创业”
他们有技术、有情怀、有故事
就像“隐秘的角落”里的绝世高手
一想到很多有需要的病人还不知道他们来了深圳
深小卫就急得直跺脚!
在西丽的塘朗山脚下
有一家刚刚开业2周年的新建市属公立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简称“深大总医院”)
那里就藏了这么一群身怀绝技的“扫地僧”
作为职场女强人,阿妹(化名)的日常画风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又美又飒。
可在她心底一直有个秘密,不敢告诉老公。
2年前,她选择把这个秘密告诉另外一个男人——深大总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巩鹏。
“她得了乳腺癌,已经到了三期,再往下癌细胞就会扩散。她来的时候,我也很惊讶,在深圳,一个高知女性,却对自己的身体这么马虎。”巩鹏回忆道,当时医院刚开张不久,阿妹是他第一批病人。
风光的背后,阿妹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接触后,她也慢慢向巩鹏说出了自己的“苦难史”。
青春期时,阿妹的例假就和别人不一样,常常血流不止。为了让自己“恢复正常”,她能做的就是使用雌激素。而长年累月的雌激素,最终让她患上乳腺癌。
“一般中国女性的乳腺直径在10厘米到15厘米,而她的肿瘤已经长到了6厘米,几乎占了一半,硬邦邦的。”巩鹏说,看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心里有些不安,因为,直觉告诉他“事情没那么简单”。
长期使用激素,除了会有乳腺癌,还会患上甲状腺癌。在看到她的情况后,我就要去马上检查甲状腺。
——巩鹏
最终,巩鹏的不安得到了应验,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通过手术,阿妹身上的两颗炸弹,都被完美拆除。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这2年,医院普外科40张床位已经住满,这是普通综合医院四五年才能完成的KPI。
这里面有何“秘诀”?巩鹏说只有两个字——口碑。
“患者来新医院,一定会有疑虑。所以我要求我们的医生必须要专业过硬,更要有细心、耐心。比如,我就要求我自己,记住患者病情的每一个细节,看到X光片,看到化验单,就能知道你是谁。”巩鹏坦言,这样才能让病人觉得“医生在关心我”。
在深大总医院,“惠人脊柱”算是最有名的科室之一,刚刚成立2年,这个科室就拿下了深圳第一。
2019年,这里做了60多例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位居深圳第一、华南领先。
他们还挑战了手术界的“珠峰”,完成国内第一例3-on折叠人手术。把一个像水果刀一样折了起来、眼睛都贴到了大腿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通过4次手术,先后敲断双腿、脖子、脊椎……硬是“掰直”了,让他重新站起来。
在脊柱外科工作近30年的科室主任陶惠人,主刀完成了近万台各类脊柱手术,是全国治疗脊柱畸形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医生之一。
在他手下康复的脊柱畸形病人已经近两千多例,有上百例是度数超过100度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病人。
▲3-on折叠人重新站起来抬头“做人”
2018年,他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下深圳“创业”,成为了深圳脊柱外科的一条“鲶鱼”。
“我希望未来3-5年,手术量能做到一年150到200台,这样,医院才能走上大舞台。”
他直言,想成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只有一个方法——吃苦,不断练习,见过各类疑难杂症,才能成为大师。
▲因脊柱打断,为了避免身体不稳定而导致神经损伤致截瘫等相关风险,台下医生在无菌巾的隔离下帮助患者稳定身体。
想成为大师,就需要一个大平台。这就好比考试,一个每天做几道练习题的人,和一个每天做一本奥数题的学生,成绩肯定不一样。而陶惠人寄希望,自己的团队能成为后者。
“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我的学生超越我!”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比起这种疼,口腔里长个肿瘤,真的是分分钟要命,64岁的文老伯就偏偏中招了。
“一开始感觉脸肿了,以为是自己长胖了,但慢慢的,肿块越来越大,到最后,半张脸都烂了,流着黄色的脓液,臭臭的。”
看到情况不妙后,他开始各种打听,最后到了深大总医院,找到了口腔科主任邓永强。
一般来说,口腔肿瘤的直径达到1到2厘米左右,患者就应该明显感觉到有问题了,而文老伯的已经长到了5厘米长,3厘米宽, 2厘米厚。更严重的是,我们发现这个肿瘤有变成恶性肿瘤的可能。
——邓永强
针对这种情况,团队选择“手术”, 做掉下颌骨,再造一个。
而原材料,则来自文老伯的小腿腓骨。
为什么选这里?
因为相对于胫骨,腓骨不算是小腿的“主力”,加上骨质硬,长度够,周围还有血管,就成了做下颌骨的完美“原料”。
找到材料,做下颌骨还有个问题:得对称。
为此,团队通过数字化精准设计模型,将腓骨截成4段,拼成和右下颌骨对称的形状,再通过高难度的显微外科血管吻合,给文老伯造出下颌骨。
半年后,还可以通过种植牙手术,在这个“地基”上种牙,满足文老伯口腔的生理功能。
除了有这样的“黑科技”,医院口腔科还有强力外援——
深大总医院是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九院)深圳分中心,国内顶级的口腔医学专家也多次来到深圳出专家门诊、做大型疑难病例的手术、教学查房、学术演讲等,市民不用出深圳,就能找到口腔“国家队”看病。
这些人当中,还包括2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张志愿。
中国口腔界仅有三位院士,他们是其中之二。
遇到疑难杂症,深圳人最常跑的就是“北上广”,可有时候,也会遭到“退货”,25岁的码农小黄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IT男,熬夜写代码,怎么少得了快乐肥宅水,可熬着熬着,却熬出了一个怪病——男儿身却长出了胸!
是的,不是胸肌,是胸部。小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去上海,可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家给他的答复却是——你还是回深圳吧。
“当时上海的医生告诉我,这个病在深圳就有医生看,他就是深大总医院内分泌科的李强教授。”小黄说。
半信半疑的小黄,还搜了下李强的信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第十届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委……
看到这些头衔,小黄觉得靠谱了。
他约到李强的著名专家特需门诊号,检查一看,发现自己的泌乳素爆表了。
“在上海的时候,他的泌乳素已经超过最大值,但究竟是多少,不知道。后来,在我们医院检验的时候,把样本稀释400倍,最终测出的泌乳素是12万1千3,而正常指标在86到324μIU间。”
——李强
好好一个男人,泌乳素为什么会爆表呢?
这是因为小黄之前熬夜和喝饮料太猛,“点燃”了垂体微腺瘤这个导火索。
最后,通过干预治疗,小黄的泌乳素目前已经成功降低一半。
虽然医院才开张2年,但内分泌科,已经“火”到开始加床了。
“刚来深圳的时候,没有患者。但凭着好口碑,现在出门诊看到中午一点以后结束成了常态。”
李强说,内分泌科是个很“处女座”的学科,情绪好不好、吃的什么药,有没有来例假,都会影响内分泌,而他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大内“泌”探,抽丝剥茧,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事半功倍。
看到这
也许有人会问
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
这家医院是怎么从
“小鲜肉”变成“实力派”的?
看看这份最新的“成绩单”
你就明白了!
2018年6月27日,深大总医院在深圳塘朗山脚下,拔地而起。
坐拥独天地厚的高尔夫美景,环境清净、舒心,一度成为这家医院的招牌特色。
但这个深圳医院里的“新星”,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却不仅于此。
开张2周年之际,医院晒出了最新“成绩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医院门急诊量达60万人次
出院人次超2万人次
开展手术1万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达59%
2019年,医院在全市公立医院满意评价中,摘下市属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患者满意度第一名
超高的满意度背后,是杠杠的“治愈力”,当然,这少不了各位“实力派”医生的贡献。
目前,医院已经开设:
50个专科门诊
89个专病门诊
42个医技科室
21个病区
引进学科带头人43人
其中就有国家级、省级主委、副主委12人,个个都曾有着“江湖传说”。
和这些人一起工作,有同事感慨道——
相信未来,深圳还有更多医生“大大们”,给人带来生命的奇迹。
深圳有更多医院,给人带来更多希望,更多惊喜!
资料来源:深圳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