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电影都不敢这么演!30个深圳医生的故事,看哭了朋友圈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0-07-27 10:2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0年伊始

  最感动国人的职业

  一定有他们

06.jpg

05.png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逆行的身影、剪短的头发

  脸上的口罩印

  除夕夜崩溃大哭的声音

  ......

  很多人因为这些

  才真正看清

  医生平时除了

  理性、冷静、严肃

  更多的还是这一面

07.gif

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医朱良付。图片来源:《中国医生》纪录片

  普通的工作

  医术再好,也救不了所有人

  普通的身体

  再强壮,高强度工作也会被拖垮

  普通的心态

  见过再多死亡,自己面对时也会害怕

  但因为一份责任

  他们愿意用良心,换来患者的安心

08.png

图片来源:《中国医生》纪录片

  我们也才在这些“普通人”中,看到了人性最耀眼的光环

  在深圳,也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身上最“普通”的故事,都将刷新你对生死的认知

  让你深受感动,热泪盈眶

09.jpg

李天昊

住院医师

深圳中医院学苑社区健康服务站

  今年年初,李天昊接诊了一位患者。

  那是一位60多岁的阿姨,体温38.5℃,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考虑到正好是流感高发季节,李天昊在给阿姨测体温同时,给她发了一个口罩,并现场演示怎么正确佩戴。阿姨当场就戴上了口罩。

  询问病史时,李天昊了解到阿姨家里的亲戚最近刚从武汉回来,也有类似的感冒症状。出于职业敏感,他隐隐觉得这个病例有些不一般。

  “我当时就觉得她的情况很可疑,强烈建议她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同时叮嘱她要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看病时要告诉医生家里有人去过武汉。”

  送走阿姨,李天昊马上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并立即电话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

  没想到,这正是广东省第一个“人传人”病例,也是全省第一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李天昊此举,为广东省防控工作提前拉响了警报。

  现在回想起来,这5个细节只要少了一样,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可能会不一样。

  每次提到这事,李天昊都会说:“很庆幸自己的警觉,但其实我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因为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

  虽然社康医生被誉为“健康守门人”,但他却有自己的看法:

  在疑难病例面前,社康医生也有可能“守不住”。这种时候,他更像一个“引路人”,尽己所能地帮助,并指引患者尽快做针对性诊疗。

10.jpg

刘亚杰

副院长、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

  为此,刘亚杰将治疗手段从1.0版升级到了2.0版。

  用导丝穿进大腿,经过迷宫般的血管,将堵塞的脑部血栓取出来,他最快试过12分钟。

  正是因为技术在身,口碑在外,来到深圳后,很多患者还追随者他。目前,神经内科的患者有40%来自外地。

  有次手术,刘亚杰正在为一名年轻中风患者通血管,途中,患者突然呕吐误吸,心跳呼吸停止,没有一丝犹豫,他立马摘下面罩,为患者人工呼吸。

  有时急诊,遇到传染病患者,他都自己上,从不让年轻医生冒险。

  作为华南地区神经内科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专科联盟“盟主”,刘亚杰致力于“百花齐放”,帮扶深圳20多家医院开展神内介入手术。如今的他,依然奔波在珠三角地区,治病救人,传道授业。

11.jpg

傅应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在深圳,有疫情的地方,就有傅应云的背影。

  2003年“非典”、2006年深圳首例H5N1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例,甚至每年冬季流感,她都要参与会诊。这次新冠疫情,她也是深圳最早上阵的专家之一。

  回忆起危重患者救治,傅应云说:“每天都是硬仗”。

  但也只有迎难而上,守在患者身边,才能胜利。

  每天查房,她都带着自己的小小“神器”——一个听诊器上阵。

  要知道,在“非常时期”使用听诊器,会给医生带来风险,因为要和患者“贴”得很近。

  为此,她DIY了一个“掌中宝”式听诊器——

  耳朵先戴好,把加长的胶管穿过袖子,再把圆形的听头放在手心,等这些都准备就绪,再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

  这样,查房时把掌心放在患者胸前,就能听诊。

  但坏处是,听诊器一戴上就摘不下来了,每天都要带着听诊器好几个小时,取下来的时候,真的会耳鸣。

12.jpg

何裕隆

院长、消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没人敢接的106岁胃癌患者,他敢;

  别人认为不需要做手术的肠套叠梗阻患者,只有他说不对;

  为了救一位剖腹产后腹腔大出血的年轻妈妈,他整整拼了20个小时。

  他就是何裕隆,一位国内胃肠外科领域的“大师级”人物,爬到这样的位置,他依旧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把患者当作亲人”,是他从医30年的座右铭。

  每天,他都至少查2次房,为了更了解患者病情,甚至亲自去嗅闻引流液的气味。

  就连手术前的洗手细节,他都不放过,一定要认真清洗,因为“事关患者的生命健康,一刻也不能马虎”。正是如此诚心待人,他从未收到过一个患者的投诉。

  尽管已经给了患者那么多的好,他还想给更好的。

  那就是提高我国胃癌的早诊率,让患者减少更多痛苦,活得更长久。

  要知道,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00万例胃癌患者,其中将近一半在中国,但我国的胃癌早诊率却只有10%。同为胃癌高发地区的韩国,早诊率超过了50%,日本则超过了60%。

  为此,上个世纪90年代,他就着手建了国内第一个全面系统的胃肠肿瘤临床数据库,随后还成立了国内首家胃癌诊治研中心和间质瘤诊治中心。

  他带的胃肠外科,近年来,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93%。

13.png

  2018年8月19日,全国的医生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

  这个日子,被很多网友用这种方式铭记——

14.png

  今年7月,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卫健委、深圳市文明办启动2020年“8.19中国医师节·寻找深圳好医生”活动,要在全市选出——

  “深圳十大好医生”10名(第1-10名)

  “深圳十大好医生”提名奖10名(第11-20名)

  现在

  已经选出了30名

  有本事,有故事,有情怀的候选人!

15.jpg

  确认过眼神

  他们都是对的人!

  但能不能“出圈”

  还得问过你的意见

  你看上了谁

  就为TA疯狂打CALL点赞吧!

  点赞时间

  7月25日- 7月28日 24:00,共4天

  点赞途径

  ① 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

16.png

  ② 点击底部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点赞页面;

  ③ 进入“深圳卫健委”,在公众号菜单栏中,点击“新生健康”-“深圳好医生投票”。

  注意事项:

  1.参与者每天可以点赞3票,且每天为同一个选手最多点赞一次;

  2.点赞活动只能通过手机微信端打开;

  3.点赞截止后,结合网络点赞结果和专家评审结果,最终产生“深圳好医生”10名、提名奖10名。

  4.本活动严禁刷票,若发现作弊等行为,一经查实将采取措施进行限制,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参选资格;

  5.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卫健委】所有。

  * 所有视频均利用业余时间拍摄

出品&执行:深圳市卫健委

特别鸣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提供拍摄场地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