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10名深圳护士全省表扬!这些“绝活”,说多了都是泪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1-05-12 14:3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个好护士是什么样?

  今天,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

  5月11日,广东省召开2021年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暨“广东省优秀护士和优秀护理集体”表彰大会,深圳10名护士和5个护理集体被全省“通报表扬”。

17.jpg

18.jpg

  作为“广东省优秀护士”,绝活自然少不了!

  扛得了衣柜,玩得起AI,救得了人命,打得过新冠,每个护士都值得深圳人点赞。

19.jpg

01.

丁小容

会玩AI的护理大姐大

  39年的护理生涯,丁小容是深圳护理界的“老大姐”。在她的带领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护理质量连续15年名列深圳前茅,

  坚持每周巡查2—3个临床护理单元,坚持每周1次护理部行政查房,坚持参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护理MDT会诊……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丁小容也力求突破。

  2015年起,在她的倡导下,护理系统导入云随访平台,逐步推开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慢病延续性、全程化、智能化管理,该项目获广东省“优秀护理质量改善项目二等奖”。2018年,她牵头成立“深圳市慢病护理管理专科联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慢病护理管理联盟”。

  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丁小容也是护理科研工作的“能手”。她主持广东省卫生厅课题2项,深圳市科创委课题6项,主编/参编著作10部,获发明专利5项。而作为深圳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她组织全市护理骨干专家团队,组织编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防控护理工作手册》,为全市各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李芸

让手术室里充满温暖

  从事临床护理一线工作20年,李芸先后在神经外科、ICU、心内科CCU、手术室、感染内科(非典期间)、心外科及血液净化室等重点科室工作,在同事眼里,只要是“工作量繁重、管理难度大”的地方,就有李芸的身影。

  如今,作为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科护士长,她带领手术室护理团队完成手术配合3万多例,含各类疑难重症手术及术中抢救,其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25例、心脏大血管手术57台,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在李芸眼中,护士要为手术患者提供整体、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手术室”。在工作中,她注重对患者的医疗安全和人文关怀,2017年至今保持“零投诉”,手术病人满意度95%以上。

  与此同时,她积极参与医院护理教学工作,担任广东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 、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兼职教师等职务,为深圳培养更多护理“后备军”。

03.

荀细辉

2天内启动医院发热门诊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有疫情的地方,就有荀细辉的身影。

  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非典”工作护理人,荀细辉对疫情具有很强的警觉性。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她接到发热门诊的工作任务时,没有丝毫犹豫,当即退掉车票,取消回老家探望年迈父亲的计划,积极投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留观病区的筹备工作中。

  疫情初期,她带领临时抽调的5名护士,整理清洁发热门诊、完善发热门诊配置,2天内便启动发热门诊。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市二医院从各个科室临时抽调了30多名护士支援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工作。作为护士们的“大家长”,荀细辉一边抓紧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及指引,一边协调解决饮食、休息地点、防护物资等问题。面对疫情初期物资短缺的情况,她通过合理弹性的排班,在保证护士充足休息的情况下,每天还能省下6套防护用品。

  早上7点前到岗,晚上11点后回家,还要给小伙伴们鼓劲打气,缓解心理压力。常常半夜里,护士们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她也总是第一时间电话或亲临现场解决。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荀细辉长达3个月无休,每天休息时间只有4-5个小时。

04.

陶艳玲

把护理搬到家门口

  从一名护士成长为护士长、护理部主任,陶艳玲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一干就是26年。

  26年来,陶艳玲的职业历程也是一段励志故事。从大专学历到硕士、硕导、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国家心理疏导师、深圳大学兼职教师资质与哈佛医学院SQIL课程证书,现在,陶艳玲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而作为护理部领头人,陶艳玲开展基于叙事的人文关怀示范病房建设,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共建全国第四家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关爱病人,关爱护士。其作品《爱如繁星,始终相随》获广东省人文护理学会三等奖,《生命之光》晋级2021全国人文管理路演活动36强。

  此外,作为深圳市首批“互联网+居家护理”试点医院,陶艳玲牵头成立了龙岗区首家“延续服务部”,推出“互联网+居家延续服务,并在社康中心开设了全市首家老年专科护士工作站,让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社会,促进健康。

  在她的带领下,共培养专科护士100余名,全面开展高水平护理技术18项。与此同时,通过建立持续性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机制与专业发展路径,搭建潜力护士营、循证先锋队等青年护士发展平台,为护士成长规划路径、创造条件。

05.

丁晓英

雷神山里的“提灯女神”

  “主任,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2020年初,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一线医务人员紧缺,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丁晓英就毫不犹豫地向护士部主任发了这条信息。在她看来,自己身为中医专科护士,有10多年的 ICU、呼吸科临床工作经验,抗击疫情义不容辞。而在不就好,她作为深圳首支驰援武汉中医医疗队队员之一,踏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目的地——雷神山。

  来到雷神山医院,丁晓英和队友们所接管C6病区,一切从零开始。 大到衣柜货物架,小到被单注射器,都得徒手领取搬来并组装。最终,仅用2天时间,医疗队便筹备了一个具有48张病床的科室;仅2个多小时,48张床位已收满

  在雷神山期间,丁晓英每天要走2万多步,穿梭于病房、仓库、药库之间,有时还要爬上大吊车或去外面押车取物,活生生历练成了一名女汉子。

  此外,她还带着患者一起打呼吸八段锦、经络穴位拍打操,以调节 气息,疏通经络。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埋豆、 开天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腹部按摩,解决患者失眠、便秘等情况。

  在她和队友的努力下,深圳中医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通过治疗,实现零死亡病例,没有一例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的好成绩。

06.

黄彩珍

新冠病毒的“扫雷者”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采集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检测,这一工作为社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复课提供了坚实科学保障,咽拭子取样的人也被称为“新冠”病毒的“扫雷者”。在深圳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高新社康中心的黄彩珍就是这样一名扫雷者,她毅然奔走在疫情抗击的最前沿,用敬业精神把好了核酸检测第一关。

  “我是护士长,经验多,我先上。”黄彩珍从事护理工作26年,在担任社康中心护士长14年,在疫情初期,她毫不犹豫的报名。黄彩珍说自己工作以来,在妇产科、儿科、ICU、老年护理科都轮转过,见证了人的生老病死过程,她更体会生命的重量,所以第一时间她主动“冲了出去”。

  2020年1月23日开始待命,1月29日就参与社区“三位一体”小组。当4月4日起,南山区医疗集团组织开始咽拭子采样工作,她又毫不犹豫的报名了,同时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咽拭子采样工作。

  面对被采样人的心理恐惧和不适感,她会事先安抚,然后让居民一起张大嘴跟着自己“啊啊啊”大喊,采样完立即停止。发现奏效后,她告诉同伴,从此,采样点每天都是此起彼伏的“啊啊啊”声。在核酸检测一线,她累计采样近2万人次。

  此外,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黄彩珍也积极筹备接种点,制定详细的接种流程和工作指引,带领整个护理团队圆满完成了近万例新冠疫苗接种的任务。

07.

刘桂清

新冠病人吃喝拉撒她全包

  刘桂清所在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定点收治医院,这也意味着,她是离病魔最近的人。

  在病毒肆虐的感染三科,离病毒最近的地方,身着防护服在病房的刘桂清就像陀螺一样连轴转,没有时间去感受累不累,没有时间去感知饿不饿、渴不渴,工作上六七个小时不上厕所都是家常便饭。

  在这样艰难困境中,刘桂清没有退缩,没有逃避,患者的穿衣、进食甚至排泄,这些日常的事物,她全包了。此外,还得时刻关注病人心理变化,及时安抚病人情绪,待病人如亲人,给病人家人般温暖。

  疫情趋于平缓后,她又参加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单位——广东省廉江市第五人民医院为期半年的帮扶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她从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技术操作及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展开工作。

  特别是在专科护理上,当地护理人员知识薄弱,对卧床患者风险管理及并发症预防护理不到位,缺乏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的相关知识。为此,她通过知识培训和护理实操演练等措施,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08.

袁海灵

19年守卫深圳人的生命通道

  如果说,急诊科里,1秒之间就是生死。那么,对袁海灵来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19年里,她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之间。

  一天最多时要接上百名的急诊患者,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患者病情繁杂多变,抢救的最初几分钟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护理技术。

  为了练就一身金钟罩,袁海灵利用休息时间,勤学苦练,练就了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为成功抢救危重病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她面对危重患者时,能沉着、冷静、正确分诊并密切配合救治。

  新冠疫情期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疑似孕产妇定点排查医院,肩负着全市准妈妈的健康。为此,袁海灵第一时间请战参与发热门诊防疫工作,她仔细研究诊室流程细节,完善相关制度,从预检分诊到核酸采样,再到核酸标本运输工作、隔离疑似病人转运,都有她的身影。

  自己好,也带着小伙伴一起好。作为急诊科教学组长,袁海灵负责科室护士急诊急救教学培训工作及在职护士、新上岗护士、实习生护理带教工作,策划并主持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小讲课比赛,带着护理的后辈们一起前进。

09.

霍然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6年,霍然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副主任护师。

  工作中,她优化流程,配合医院发展计划新开放2个住院病区,新开放小儿发热门诊;2020年住院患者人数较前增加26%,门诊患者人次提升13%;此外,她积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投诉率全院最低,收到表扬信锦旗等荣誉40余例,护士在临床的暖心案例还被新华网、凤凰网等8家国内媒体报道,阅读量数十万,展现出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

  抗击新冠疫情中,她设置并运行国际医疗中心核酸采样室,不仅完成高端医疗患者的核酸采样,还负责完成深港跨境学童、深圳市十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的核酸采样。与此同时,作为医院妇委会主任,疫情期间号召全院员工募捐14.3万余元,捐赠至武汉方舱医院、武汉协和中法医院。

  在科研教学方面,霍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院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篇并担任广东省生殖护理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护理学会护理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护士协会护士素质研究分会副会长。

10.

温静

用“臭气熏天”守护深圳安全

  20年从未发生过护理差错,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她是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温静。

  2020年疫情期间,温静主动报名成为了隔离病区的一名抗疫护士,把一切顾虑都抛在了脑后,把一岁十个月的二宝放在老家,让父母照看着,全身心的投入到抗击新冠的工作中。

  为了安全完成抗疫工作,温静和其他护士姐妹一道查阅资料,根据要求制定防护措施及程序,苦练防护服等的穿脱要求,并对第一批进入发热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防护服穿脱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经常培训考核到晚上八九点钟。

  说起抗击疫情,“模糊的世界”是她最大的感受。第一次戴眼罩和面屏,清晰的世界笼罩在雾气下,还有温度的上升带来的不适。在采集标本和护理病人时,汗水从眼角、颈部、背部等不断地流下,在脱下防护用品的那一刻,自己都“臭气熏天”。但即便如此,她依旧坚持,守护着深圳人的安全底线。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健委医政处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