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2周+5天早产
就像一只小羊羔被扔进了老虎圈
2021年4月26日,一位怀孕刚满22周的孕妈因为阴道出血,紧急入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B超检查显示,宫颈内外全开,情形十分危急。
医生紧急进行了宫颈口环扎术,把宫颈口扎住,防止胎儿“掉”出来。
但情况依然得不到缓解。
5月1日早上,医护人员检查发现,这位母亲的宫口已经开到6、7公分,也就是俗称的“开了六七指”。正常来说,开到十指,孩子就会自己生出来了。
医护人员紧急将其送进产房,提前分娩。
这时,宝宝才22周+5天。
要知道,一个成熟的胎儿是要“怀胎十月”,满40周啊。
这个连半程都没跑完的宝宝,出生体重仅498克,从已有的报道来看,是全国同胎龄中体重最小的宝宝之一。
宝宝当时的样子,一般人根本不敢看:
身体只有成人的巴掌大
小腿比筷子粗不了多少
全身皮肤像透明的胶冻
眉毛眼睛都还分辨不清
呼吸心跳微弱,全身松软
……
这些只是看得见的。
还有看不见的,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免疫系统极其脆弱……
这么小的宝宝降临世上,就像一只还没学会走路的小羔羊,被扔进了老虎狮子出没的非洲大草原……
要知道,国内超未成熟儿的平均存活率仅有50%-60%。
到了22周这么小胎龄的早产儿,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全球抢救成活的最小早产儿是21+6天,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换言之,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要挑战的,是一个世界难题。
“此前市妇幼没有22周早产儿的案例,我们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希望孩子能勇敢地坚持下去。”宝宝父亲说。
父母特地给宝宝取名“大力”,希望能够“大力出奇迹”。
嘴巴只有花生米大
还是要“撬开”往气管里插管
早产宝宝可不仅仅是足月宝宝的“迷你版”,他们一出生就得开始“打仗”,呼吸关、营养关、黄疸关、感染关……每一关都挺过了,才能留在人世间。
肺发育不成熟会导致呼吸窘迫、暂停。轻轻的碰撞甚至是大一点的声响,都能让宝宝颅内出血。
感染是最致命的,因为早产儿的免疫力极其孱弱,稍不注意即会发生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还有体温不稳、黄疸、喂养困难、视网膜病变、坏死性肠炎……
一位早产儿家长说,“一次次的病危通知,让我签到崩溃。”
大力来到人间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呼吸关”。
超早产儿发育极度不成熟,自主呼吸微弱,窒息是我国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孩子娩出之前,新生儿科复苏团队就提前到达产房做好准备。
大力出生后,医护人员发现,宝宝的呼吸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
尽管他的嘴巴只有“花生米”大小,新生儿科医生不得不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快速气管插管,向气管内注入了救命药“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稳定住孩子的呼吸。
还有出血关。
22周的宝宝,脑组织就像“豆腐”一样。
为了降低颅内出血的概率,在大力出生后十多分钟内,护士在他细如发丝的血管上置入了脐动静脉导管,建立稳定的早期循环通道、输送静脉营养,并为宝宝保持正中体位,减少光、声刺激,使他受到最少程度的打扰。
22周的宝宝肺泡几乎未发育,动脉导管几乎不能自然闭合,影响心肺功能。在大力出生1个月左右时,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联合深圳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在床旁为宝宝进行了“动脉导管结扎”。
为了渡过可怕的“感染关”,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每一步都要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为了保证宝宝的营养,避免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医生还积极同宝宝父母沟通,尽量用母乳喂养,帮助宝宝挺过营养关。
……
关关难过,关关过。
在医护人员的同心协力下,大力真的出现了奇迹。
“从早期的呼吸关、循环关、感染关、出血关到后期的喂养关、慢肺关等,大力一路披荆斩棘,度过了重重难关。”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说。
大力恢复得很好,没有颅内出血、肺部发育好、胃肠功能好,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8月20日,宝宝顺利出院回家。出院时,他的体重已有2.91公斤,达到了同胎龄宝宝的体重。
至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又打破了一个“深圳纪录”,22周+5天,这是医院成功救治的胎龄最小的宝宝。
一年收治“超早产儿”过百人
连连打破“全国纪录”
杨传忠说,救治一个超早产儿下来,头发都白了一圈,因为要担忧的事情太多了。
他带领的新生儿科团队,可以说全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爸妈的“定海神针”。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新生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每年收治的超早产儿达100例以上,最高达到一年150多例。其中近一半的超早产儿小于26周,抢救成功率高达88%以上。而目前这类超早产儿在国内的平均存活率只有50%~60%。
更重要的是,经过医护团队的跟踪观察,很多孩子后来都能健康成长。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创造的“全国纪录”
2015年
成功救治全国首例孕24周、出生体重500克超早产儿“九爷”
2016年
成功抢救孕23.5周、出生体重560克的超早产儿
是当时国内抢救存活孕周最小的超早产儿
2017年
成功抢救孕23周、出生体重480克的超早产儿“早早”
是当时国内抢救存活出生体重最小的超早产儿
2018年
成功抢救孕23.6周、出生体重400克的超早产儿“小海草”
再次创下当时我国存活体重最轻早产儿记录
2021年
成功救治22周+5天、出生体重仅498克的“大力”,是已报道全国同胎龄中体重最小的宝宝之一。
像大力这样“挑战极限”的22周超早产儿,近3个月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已经救治了3例,除已出院的大力外,其余2个宝宝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孕妈注意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早产风险
虽然成功创下一个个奇迹,但如果有得选,每位医护人员都不愿意宝宝经受这样的痛苦。
怎样才能减少早产的几率呢?
医生提醒,多胎妊娠是早产的高风险因素,一次怀孕的胎数越多,早产的风险就越高。
数据显示,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几率为30%~55%,三胎为66%~80%,而四胎几乎都是早产。
2017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了1781例早产儿(即胎龄小于37周),其中有40.7%属于双胎或者多胎。
2017年10月,原广州恒大足球队头号外援保利尼奥的妻子,也曾在30周的时候早产,一对龙凤胎在保温箱里待了2个月才出院。当时这位球星已经中途转会巴萨,他回忆起这段难熬的时光:
“有时在球场准备训练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想的都是我在医院里满身是导管的孩子们。”
除了多胎妊娠,常见的早产风险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感染、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生活不规律熬夜等。“二孩”政策以来,高龄孕妇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早产发生的风险。
医生提醒,孕妇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太劳累,一定要定期进行产检,一旦发现有早产预兆及时到医院治疗,生产时也要去正规的医院。
信息来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