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傅应云:从非典到新冠,始终坚守抗疫一线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1-09-10 10:1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01.jpg

  2003年,她参与过抗非典,2006年,她成功挽救了深圳市首位感染严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生命,如今,她再披铠甲战新冠。

  从医三十载,每次与疫情“面对面”,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傅应云都没有半点犹豫与退缩,始终冲锋在前。

  她说:“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哪里需要我进行生命救治,我就会出现在哪里,这是我的职责。”

02.png

医林求索

好学是她最鲜明的标签

  1991年,傅应云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自此,好学的她在从医路上不断求索,不断成长。

  1993年,医院进口了的第一台呼吸机,傅应云抓住机会向前辈请教设备和急救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学习如何熟练操作呼吸机、插管、吸痰,这是她深耕呼吸内科疑难危重患者抢救急救的起点。

  1997年,经医院选派,傅应云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呼研所”)进修,师从钟南山等名医,这段求学经历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3.png

▲钟南山与傅应云

  进修期间,她几乎读遍了所有教材,白天看书,晚上泡在病房里,不仅更加系统地学习了呼吸系统理论,还学习了放射学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看CT片、胸片等,以便利用这些辅助检查对呼吸系统疾病做更深入的研究、更准确的判断。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傅应云更是把每一次临床诊疗作为学习的机会。在她的心里,每一次的临床诊疗已然超越了工作本身,更是历练和成长。

  “每治疗一位病人,经验体会都是不一样的。唯有经历,方能成长。这些经历都为我日后更好地救治病人奠定基础。”傅应云说。

04.jpg

学以致用

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

  1998年,从广州呼研所学习归来的傅应云开始着手主持组建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并于2000年正式投入使用。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一开始只有6张病床,2000年才正式投入使用的重症监护室,竟在三年后抗击非典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一年,作为专家组组员的傅应云不仅参与制定了深圳市非典型性肺炎病人的防治方案,还率领具有丰富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驻点东湖医院(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三院”),参与危重非典患者的会诊与抢救。

05.png

▲非典时期,傅应云在呼吸监护室查房

  2006年,她再次受命援助深圳三院,阻击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日夜守在重症病房2个多月,成功挽救了深圳市首位感染严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生命。

06.png

▲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查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傅应云又是深圳最早“上阵”的专家之一,并于2月22日,受命出任深圳市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救治专家组组长,再次奔赴深圳三院,投身战疫一线。

  救治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是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但傅应云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希望,“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再守一守,就会变好!”

  为了降低重症、危重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她率领团队根据病人特点制定“一人一方案”,对极危重病人采用“一人一团队”进行救治,一次又一次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救回来。

  守病人、调参数、查找文献、制定治疗方案……傅应云就这样在一线坚守了100多天,直至深圳病例首次清零才撤离。

  战疫中,傅应云始终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号召,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这一年,她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7.png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