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父母老了,可能是:你接过她缝衣的针帮她穿针引线、你一遍遍教他手机的每个功能按键、你某一次抬头看见细纹爬满她的脸,甚至是:你发现他开始有点惹人嫌——“走得太慢了”“怎么又忘了” ……
你以为爸妈老了,但他们 可能是病了
“我妈妈
不是老了 而是病了”
“我妈她不是老了,而是病了”。
38岁的小慧,说出这句话时,她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要失去妈妈了。
在那个寻常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被小慧擦得锃亮的地板上。
妈妈眉头紧蹙,走到女儿身边“求助”——“我那个什么,找不着了。”
话音刚落,面对女儿的进一步询问,老太太却抬起手挠挠头,开始自言自语——“我找啥,找啥来着……”
这个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上一秒的记忆像是被瞬时擦除了一般,她站在那里,无助空洞的眼神里,装满了旁人猜不透的心事。
看着母亲的反常举动,小慧带她去了医院。在医生诊室里,她意识到——妈妈不是老了,而是病了。
等在诊室外的母亲,坐在角落里,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无助地一直揉搓着自己的双手。
父母经常忘事,动作也没有以前利索,只是因为老了吗?
不,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衰老表现,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期症状。
然而,很多时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发现和确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期或晚期了。
▲图源:腾讯医典
“我爸爸 和那块表
永远停在过去了”
如果不剧透,你能猜到下面这张图画的是什么吗?
这是一位老人家,画的钟表。
没有数字,没有分针,没有秒针,横竖看都不像一个钟表。
然而,这确实是许磊的老父亲完成的“命题画图作业”。
原来,“画表测试”是用于评判一个人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测试步骤也很简单——10分钟内,在纸上独立画出一个钟表,并标出任意指定时间。
画一个封闭的圆1分
数字位置正确1分
12个数字无遗漏1分
分时针位置正确1分
如果任何一个步骤出问题,可能存在认知障碍。
42岁的许磊看着父亲吃力地画着钟表,想起了小时候8岁那年,他也曾经在自己手上这样画过一个表。
那是父亲送他的第一块“表”,但他知道,那块表,已经永远停在了过去。
目前尚无特效药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病。67%的患者被确诊时就已经是中重度,错过了最佳干预阶段。
早发现,早预防,是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最有效的手段。
“吃完我包的饺子
爸爸不认我这个女儿了”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他们将倾尽余生,用来忘记。
尽管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陈静却依然有点手足无措。
那一天,她擀面皮、和饺子馅,就为了给父亲做一顿他心心念念的茴香肉馅饺子。
厨房里热气升腾,她捞出饺子出锅,餐桌旁的父亲早已等不及,尽管饺子烫嘴,他却心满意足,像个天真的小孩,边咀嚼边偏着头,对陈静说——“好吃。”
然而,这种共聚天伦的温馨,被父亲一句话打得支离破碎——“我有多久没吃这个馅的了?两年多了吧,姐?”
陈静知道,他的父亲,已经回不来了……
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 但可控
关键:早筛查 早发现 早干预
虽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不可治愈也不可逆,但可以有意识地去预防——
早筛查,早发现,尽早做针对性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患者病程的进展,提高老年质量生活。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老年健康管理科主任 徐健
阿尔茨海默病的10大预警信号:
记忆缺失:忘记籍贯、姓名、职业……
言语障碍:经常忘记简单的词汇(比如:想不起牙刷的表达,会用“放进我嘴里那个东西”来代替)……
人格改变:变得非常困惑、多疑、害怕或过分依赖家人……
错放东西:将熨斗放在冰箱、将手表放在糖罐……
缺乏主动性:变得消极,电视机前一坐几小时,比以往睡得多,平时常做的活动都提不起兴趣……
判断力下降:大热天穿着厚衣服、大冷天想穿短袖、随便给别人很多钱……
抽象思考困难:完成复杂的脑力任务时,显得吃力(比如:忘记数字是什么怎么用)……
情绪或行为改变:情绪快速转换,没来由地易怒、欢快、淡漠、麻木……
难以执行熟悉的任务:不记得穿衣次序、做饭步骤……
时间和地点障碍: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忘记生日和纪念日……
一旦发现父母有以上异于往常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
“在深圳,认知障碍筛查已加入老年人免费体检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在家属陪伴下前往社康中心,咨询并进行相关筛查项目。社康医生也有可能直接打电话上门,通过几个简单问题了解你的认知健康状况,可以放心配合。”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老年健康管理科主任 徐健
不是当事之人,很难想象阿尔茨海默病带给整个家庭的煎熬
有一天,你站在记忆的荒野里,太阳还是照常升起,忙碌的生活还要继续但最爱的那个人,会忘记你,忘记自己,但愿告别来得晚一些,但愿在此之前,爱你我已经说过无数遍。
信息来源: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会老龄健康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