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深圳按下了慢行键。
深圳120急救团队,作为一支专业化队伍,在确保市民日常急救基础上加速奔跑在战疫最前线,承担了所有疫情相关转运任务。
最近一周,深圳120日均调派救护车841次。对于疫情相关的转运,目前全市共投入52辆负压救护车,500多人执行这项任务,其中25辆负压救护车主要是负责核酸阳性的病例,27辆负压救助车主要是满足隔离酒店,封控区老百姓就医的需要。
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吧。
深圳市急救中心120急救车驾驶员周爽,在值完一个日常急救班后发的朋友圈。
一天24小时,连出了18趟车,没有喘息的时间。承担疫情相关转运任务的120负压转运组医务人员更不容易,他们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要通过负压转运相关理论与实操考核。
熟悉送市三医院流程与路线。
熟悉穿脱防护服全过程。
在培训老师指导下练习穿脱防护服。
通过市急救中心初步考核,准备迎接市三医院“超级苛刻魔鬼式”考核。
每一次出诊,都要遵守极其规范的出诊流程。
转运一次交接顺畅至少也要4个小时,连轴转起来非常非常辛苦。
2022年2月19日凌晨1:45,深圳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叶璐璇等人接到紧急增援阳性病例转运任务后,没带任何行李,穿上防护服就出发了。
2022年2月20日寒潮中,冷风冷雨夜,将阳性病人转送至市三医院后,120负压转运组队员在洗脱间门口瑟缩着排队。
2022年2月24日傍晚,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龙岗区人民医院120负压转运组赴盐田港接入境阳性船员。
2022年2月27日凌晨5点,将阳性病人送至市三医院后,需要排队进脱衣室。太累了,有人席地而坐,靠墙打盹。
2022年3月2日21:30,市三医院,12辆完成任务的负压救护车在有序洗消,准备投入下一场转运。
市三医院洗消点的小铁皮房,就是阳性病例转运人员的休息室。
多少个黑夜与白天,等待救护车消杀的两个小时内,他们就在那个铁皮屋内抓紧时间休息。
中大八院洗消点,没有专门的休息室。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困不择“床”。
这张在中大八院消杀点的“床”,是市中医院120负压转运组叶正勇铺的。至于多少人睡过,“床”的主人也不知道。
不断重复的负压救护车清洗与消毒工作,中大八院洗消点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到极致。
2022年3月7日凌晨2点,中大八院负压救护车消杀区,120负压转运组医护人员卸下自己的“盔甲”,脱去一天的疲惫。稍作休息,继续整装待发。
2022年3月11日,从凌晨5点至下午2点连续出车,未及时进食,南方科技大学医院120负压转运组张江兰在中大八院等待负压救护车消杀过程中,在冰冷的石板上睡着了。
2022年3月11日凌晨5点开始持续工作了近12小时的深圳市中医院120负压转运组刘东,累得倒头就睡,为下一次出诊积蓄力量。
2022年3月12日,气温回升,市三医院洗消区,他们汗流浃背地在排队进洗消区。
2022年3月13日,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120负压转运组罗晓楠护士,偷偷拍下了同组周升豪医生脱下防护服后湿透的后背。
2022年3月14日凌晨3点多开始出诊,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120负压转运组黄华英实在太累了,往这一坐下就睡着了。
因为工作时间不确定,所以饭点是通常赶不上的。深圳市急救中心120负压转运组李鹏医生说:“能够吃上热饭菜就挺好,才不管饭桌长啥样了。”
三月深圳,深夜的落叶雨中,坪山区人民医院120负压转运组李建,就这样简单吃了个晚饭。
负压救护车的安全非常重要。转阳性病例的车在市三医院洗消完毕后,由市三医院做车内环境检测。转阴性病人的车洗消后,则是由120负压转运组队员自行检测。上图是2022年3月17日,龙岗区中医院120负压转运组钟隆鑫医生、梁申辉护士为负压救护车进行采样检测。
👆120负压转运组队员,每天必须做一次核酸。这项任务,由各组轮流安排人完成。2022年3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120负压转运二号车头天晚上出任务,直至凌晨五点多才回。早上七点,刘汉超护士准时起来为大家采核酸。上午十点,在这项工作结束时,同事发现他坐在凳子上睡着了。
抗疫三年,深圳120急救人不喊苦、不叫累,一直默默奋战在一线,仍充满温情。
2022年2月23日下午2点多,气温很低,深圳市急救中心120负压转运组魏衍清医生在转送小患者之前,特意往推床上加垫了一些东西。
2022年2月24日下午5点多,宝安区人民医院120负压转运组孙育欣医生接到转运任务。出发前,他被告知要转运的是一个3岁的孩子和一个1岁的孩子,孩子是阳性,大人是阴性不能陪同。在途中,同组的李翔提前用丁腈手套做了2个带笑脸的手套玩具,备着在车上哄孩子用。两个孩子刚上车的时候,哭闹得很厉害,不过大点的孩子拿到手套玩具后,在担架上坐着比较老实,1岁的小宝宝就不行了,一直在哭闹。作为家有两个小娃的父亲,孙育欣抱着小宝宝,把平生所学的儿歌全都唱了一遍。他说:“好在同组的邹春影师傅也给力,从光明到市三医院,下班高峰期只用40多分钟就安全抵达。”
2022年2月26日,一位从隔离酒店走出的妈妈,一边哭一边将怀里的宝宝交给宝安区人民医院护士尤樱儒。在看到宝宝被抱转身的那刻,这位妈妈突然哭着下跪,请求一定要帮忙看好孩子。医生梁炳君见此情形,忙上前扶起她,向她保证孩子一定会有人照顾好,一定会得到最正规的治疗。
2022年2月27日,坐在驾驶位看着这小小的身影,萨米医疗中心120负压转运组李波,一个自称很糙的大老爷们,说自己的泪点被戳中了。
2022年3月2日,一个4岁的小朋友,乖乖跟着深圳市急救中心120负压转运组母小琴上了救护车。母小琴说,这孩子听话得让人心酸。
2022年3月13日14:04,龙岗区中心医院120负压转运组接到任务: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有一名38周左右核酸阳性孕妇破水,急需转运到市三医院手术室。他们半个小时左右到达,与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对接了解具体情况后,搀扶那名孕妇到车床上。为预防在车上急产,增加分娩风险和婴儿感染风险,他们将孕妇的臀部垫高,同时安抚患者及家属保持情绪平稳,告诉他们:“我们一直在,有任何不舒服马上说。”路上,他们一边关注孕妇情况,一边积极联系市三医院做好准备。15:30,救护车到达医院,顺利将孕妇送入应急院区东六手术室,直至交接完详细资料才离开。第二天看到新闻,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护士王来贺还很开心地发了个朋友圈。
2022年3月14日凌晨0:30,一名4个月的宝宝需要转去市三医院。宝妈已于前一天核酸阳性入院,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120负压转运组医护人员,温柔当起了临时妈妈。
每一个平凡的深圳120急救人自2020年深圳出现疫情就日夜坚守在危险的防控最前线,为撑起万家团圆不断突破自己。
他们说
宝安中医院张洽淳医生,把他们这一组在不同时段、不同天气出诊的片段,拼成了一段视频。不太清晰也不太专业,但是很感人。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此时此刻,请为勇敢的深圳120急救人点赞。请为我们所有深圳人加油。
共担风雨,众志成城,守护春天,深圳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