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微资讯

深圳3万多人患癌!刚吐槽完男友屎多,下1秒看到肿瘤榜单我哭了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2-04-22 18:2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1年深圳新增恶性肿瘤3万多例

平均每小时4人中招

  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全市的肿瘤榜——

10.jpg

  2021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中,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7833例,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025例。

  按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一天就新发104例,每个小时就超过4例。

  按性别来看——

  女性20870例,排第一的是甲状腺癌

  男性16963例,排第一的是肺癌

11.jpg

为啥得癌的人越来越多?

  当代年轻人,是真的又有个性又很勇。敢怼老板敢关机,极限运动冲第一,但却唯独:打开体检报告?对不起是真的没勇气!

  看到上面几组数据,很多人可能连遗嘱怎么写都想好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摊上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了?

  百因必有果,癌症的危险诱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这几种:

  生活方式“太佛”或“太浪”

  主动吸烟、二手烟暴露、缺乏锻炼、肥胖、饮食习惯不健康、酗酒、压力、情绪影响等,都有可能是癌症的“神助攻”。

  惹到“兴风作浪”的细菌病毒

  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等。

  长期暴露在“高危”环境中

  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暴露、电离辐射及紫外线过度照射等。

12.jpg

图源:腾讯医典

  这里划个重点:除去这些主观的危险因素,摊上癌症的人之所以更多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

检测仪器更精细了

  啥意思?就拿甲状腺癌来举例。

  深圳市的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女性中已经超过乳腺癌成为排位第一的恶性肿瘤。

  而你以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飙高”,其实部分原因是检测仪器“升级”了——

  随着高分辨率B超的出现,可以找到很多以前绝对发现不了的微小结节或肿瘤,以现在的超声技术,能找到只有1到2毫米的肿块。

  也就是说,以前可能要等冒出个“小苗头”才能检查出来,现在在萌芽阶段就发现了。

  乐观点讲,就是发现得更早了,这样其实更有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针对性介入治疗,可以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负担。

防癌无诀窍 记住这3招

1/3的癌症可通过早发现被治愈

  谈到癌症,也duck不必就觉得是世界末日,淡定~

  癌症看起来路子虽“野”,但实际上也有可能是被强行加戏。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而得到治愈,剩下1/3虽然不能治愈,但通过适当的治疗也可以控制住,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预防癌症无诀窍,日常生活主要记住这3招——

  吃得健康,不要太胖,戒烟限酒,保持锻炼好习惯

  接种疫苗,如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另外,自2016年起,国家癌症中心已推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深圳落地,针对我国最高发的五大“重点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为居民展开免费筛查。

部分癌症筛查项目

  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

  乳腺癌:超声结合钼靶

  食管癌、胃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

  肝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腹部超声

  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 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

  鼻咽癌: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检查

若出现这11个危险“信号”

有可能是身体在拉响警报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了这些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就诊——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或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如哽咽感、疼痛等

  皮肤或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鼻出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排尿不畅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深圳255家社康可免费查癌

  深圳市户籍或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年龄45-74 岁,都可以去全市255家社康中心报名参加免费筛查——

  温馨提示: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暂未开展,初定在6、7月份,大家可留意“深圳慢性防治”公众号,以防跑空哦~

  另外,龙岗区和南山区今年暂未开展五癌筛查,目前仅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宝贝们可以后续蹲通知~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信息来源: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