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进入关怀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深圳光明:正在建国际“中医药港”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提供日期:2023-03-27 09:2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3年3月22日,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光明开幕,全国大咖云集,近距离围观“光明模式”,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到场致辞。

1.jpg

2.jpg

大会持续2天,在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为什么是光明?

这里正在建国际中医药港

  很多人不知道,深圳在中医药的改革创新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6年,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2019年,创建全国首家“纯中医”医院——深圳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3.jpg

  2020年,深圳又决定以市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为平台:

  建设光明国际中医药港。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大型中医药产业园,为所有从业者打通“关卡”,提供“一条龙”服务,成为深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冲锋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4.jpg

  光明国际中医药港位于光明科学城内,具体位置是公明街道下村第二工业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打造深圳市中药饮片代煎代配中心、粤港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中心、深圳市中药材战略储备基地、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材跨境流通及海关监管区域等,并在一期园区建设国际中试车间,与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合作,探索药品跨境委托监管新模式。

5.jpg

海关监管区域卡口

  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光明国际中医药港集齐了5方:

  科研机构+粤港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中外科学家+政府服务

6.png

  5方共同管理运营,成立一个法定机构(类似前海管理局、深圳医学科学院,由深圳市人大立法,制订一个专门的条例来管理运行,很多先行先试的做法可以自主决定,比事业单位灵活。)

  这叫“5方一机构”。

  而它的目标,是“六位一体”。

  集“产、学、研、用、商、战略储备”一体,要打造一条全过程的生态链。

  把链条上所有的“堵点”打通,为这个生态链上的所有人:医护人员、科学家、医学生、企业家……提供一站式服务。

  “政府搭台,科学家和企业家唱戏,这是一种全新的机制。”——光明国际中医药港设计者 李健男

  经过4年的努力,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已经被广东省政府确定为:

  大湾区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引擎”。

  而另一个“引擎”,是2011年成立的横琴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光明国际中医药港主要做这5件事

01

做产业

  目前已有3个方向:

  一是“煎药”,建设深圳市中药饮片代煎代配中心。

  这个中心引进了广东省第一套使用蒸汽动力的全自动化智能系统,可以为全市的医疗机构提供中药的代煎,并送货上门。

  这套代煎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智能,全程可溯源。

  “患者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查到你下单的药正在哪个锅里煎,真正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深圳市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院长 刘克新

7.png

  二是“研药”,研发15种常见病的药品。

  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及的8大系统15种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抑郁症及罕见病等,筛选中医药的经典名方、验方,第一期计划研发15种健康产品,可用于预防、治疗及康复保健。

  三是“制药”,打造粤港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中心。

  这相当于一个共享的“药厂”,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各医疗机构有很多“独家”的制剂,需要大规模生产时,拿到这里就行,不用高成本自建“药厂”。

  这里设有全剂型10条生产线,包括中药提取浓缩、丸、胶囊、片剂、颗粒、散剂、茶剂、合剂、洗剂和水凝胶膏剂,拥有各种生产设备60余台套。

8.jpg

02

做一体化服务

  推动“产、学、研、用、商、战略储备”一体化发展,为这个生态链条打通“任督二脉”,在各个环节提供完善的政策、配套服务,吸引专家、企业家“拎包”进驻光明国际中医药港。

  目前已取得三大突破:

  一是建设深圳市中药材战略储备库。

  目前已完成智慧园区设计、仓储建设规划、战略储备品种及储存方法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完成建设。

  二是突破滴丸制备技术工艺“卡脖子”难题。

  建设黄龙滴丸中试车间,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的活性微生物靶向药物技术平台。当前已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1项,以滴丸制备技术工艺为基础,完成黄龙滴丸的试制。

9.jpg

黄龙滴丸中试车间

  三是建设深圳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

  将其作为光明国际中医药港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药教学基地,建设中西医协同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4个,引进中外名中医,研究治疗罕见病、遗传病以及现代医疗列为不治之症的疾病,主攻中西医协同高端医疗,集医疗、教学、科研、临床实验于一体。

  受光明国际中医药港“一体化”的配套服务吸引,世界知名中医眼科专家于卫东已“落户”光明,计划5月起在深圳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首批患者服务。

  于卫东是攻克西医“绝症”的眼科专家。对于被西医称为“不治之症”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他运用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用针用药,形成了一套综合疗法,临床上有显著疗效。

  他的目标是在光明打造:

  全球中医眼科中心。

03

做标准、立法制

  一是构建中药院内制剂调配和标准体系。

  让粤港澳大湾区内各个医疗机构“自制”的优秀中药制剂可以互联互通,共同使用,首个中药院内制剂(小儿桂芩清解颗粒)获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粤药制备批准文号。

  二是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深圳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办公室,就设在光明区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

  三是建立光明国际中医药港的管理模式、治理架构。

  探索建立一套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园区的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业界共商共议中医药产业发展搭建公共平台。

  目前《光明国际中医药港理事会管理办法》已被列入深圳市政府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10.jpg

11.png

04

国际化“通道”

  一是建设国际传统药中试车间。

  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国际传统药中试车间,占地面积2876平方米,组建世界传统产业科技和标准联盟。目前有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泰国、巴基斯坦、蒙古、塞尔维亚、中国香港9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药企加入。

  二是促进中医药“出海”。

  也就是建设中医药跨境流通及智能化海关监管区域。

  目前已上线跨境电商内测版平台,与深圳海关达成合作意向,创新海关监管模式,从物理监管转变为信息监管。

12.jpg

05

做信息化系统

  一是对中药种植、加工全流程“溯源”。

  建设中药道地饮片全产业链溯源系统,覆盖全国十省市,推动建立从种子育种、种植养殖、流通加工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每个厂家必须接入这套信息系统,随时提供每个环节的照片、视频或者实时监控。”

  二是打造中医药产业大脑。

  对中医药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全面掌握、分析、研判、预警。

13.jpg

深圳中医药传承创新

5大亮点

  大胆探索

  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广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

  建设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打造光明国际中医药港。

  立法保障

  新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率先提出允许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医师相互加注执业,允许中医药人员上门提供中医药服务等措施。

  龙头引领

  4家中医院入选2021年度“国考”全国中医综合医院百强,深圳市中医院排名全国第五、全省第一,宝安区中医院排名全国县级中医院第一。

  深圳市中医院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肝病科成为国家区域中医肝病诊疗中心。

  目前,深圳已形成“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政策扶持

  遴选141个中医优势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中药、针灸等71个中医类治疗项目社康“打七折”。

  政府对公立和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门诊和住院基本医疗服务,给予不低于西医同类机构1.2倍的补助。

  人才支撑

  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2016-2022年共柔性引进50个中医药高层次医学团队,包括张伯礼、刘良、石学敏、王琦、仝小林等院士、国医大师。

  建立88个市级以上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实施鹏城岐黄工程,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国家岐黄工程游学基地等合作,锻造300名以上高层次中医药中青年后备队伍。

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

附件下载

分享到: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