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野生菌的“奇遇”
“天哪,表演系的同学们,快来看看!这是教科书级别的无实物表演!!!”
这个评论来自一个名叫《云南野生菌中毒第一人》的视频,视频记录了一位女士食用野生菌中毒后的奇妙经历。这个视频在人民日报的抖音号上点赞量已经超过了100万。
【图1】
网友们十分好奇,究竟她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小人啊、小恐龙,还有特别多的纱巾,但是房间里的景象是不会有变化的。”视频中的主人公回复网友说道。
接下来,更多网友分享了他们吃了野生菌之后中毒的经历。比如看见了英语试卷上出现了中文翻译,看见她家狗张口说话了,甚至看见了很多小人儿拉着她跳舞……
【图2】
【图3】
【图4】
可别着急羡慕!
二、中毒症状之一——出现幻觉
这种症状是由野生菌中的神经毒素引起,当然不同的毒素,会引起不一样的症状,甚至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出现的幻觉类型来判断他吃了哪种菇。
上面说到的症状,都是蘑菇中毒后的神经精神型表现:
中毒者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产生幻听、幻觉。其中「小人国幻觉」最典型,表现为视野内到处可见小人在飞翔、舞蹈。
更严重者甚至产生被害妄想、精神抑制等类似神经分裂症表现。极少数可出现脑脊液增多,脑体积增大,最终因昏迷或呼吸抑制而死亡。
所以,大家千万别被网上这些新奇好玩的反馈带偏了,蘑菇中毒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但是更可怕的,
还在后面……
三、更多的中毒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将蘑菇中毒分为七种类型 ,除了上述的神经精神型外,还有急性肝损害型、胃肠炎型、光过敏性皮炎型、急性肾衰竭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
其中,急性肝损害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有报道其死亡率可达 50%~90%,早期可出现腹痛、腹泻、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 1~2 天的「假愈期」;随后病情加重,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病情严重者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四、高昂的代价
2020年3月的一天,有一家5口,看着春暖花开,爬了趟梧桐山。其中,两位老人家在路边休息时,发现了一片白色的蘑菇,当即高兴地摘了一堆回家煮汤喝。
过了10个小时,两位老人和女儿都开始出现恶心、上吐下泻,紧急送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损害,全部进了ICU。 赶来照顾的女婿一脸无奈地说:
三个人的治疗,可能要准备百把万,实在不行就卖房吧……
原来,他们吃的正是致命鹅膏“白毒伞”。它所含的鹅膏毒肽,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mg/kg,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白毒伞,就可能被毒死。
五、平菇?毒王!深圳常见的毒蘑菇
1.致命鹅膏
“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可可爱爱、白白净净的它,却号称蘑菇界的“毒王”。这种致命鹅膏,是深圳最常见的毒蘑菇。专家在深圳的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碧岭等地方都发现了它的身影。
【图5 致命鹅膏】
2.假褐云斑鹅膏
【图6假褐云斑鹅膏】
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可能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粉孢牛肝菌
【图7粉孢牛肝菌】
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4.丝盖伞
【图8 丝盖伞】
在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后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
六、如何分辨有毒蘑菇
怎么辨认野生菌是否有毒?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难以辨认,除非专业人员使用专业检测仪器,否则从颜色、外观、虫噬疤,以及用大蒜、银针、大米同煮等等辨认方法全都不靠谱。作为普通人,我们根本无法确认一株野生菌到底能不能吃。
七、不采、不买、不食用
我国目前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480种,蘑菇中毒的报告事件病死率高达20%,而且以家庭聚集性为特征,80%的中毒发生在家庭。
每年因为误食有毒野生菌而入院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件并不少见,而蘑菇中毒的死亡率也排在食源性疾病暴发致病因子分类的首位。
所以市民朋友一定要正确认识毒蘑菇危害的严重性,面对野生蘑菇,做到“三个不”: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作者:深圳市龙岗区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陈婧
审稿专家:深圳市健康科普专家 林大枫(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编辑:深圳市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