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室、理化检测所、环境与健康所通过引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公共健康与精准预防控制创新平台研究团队,双方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与主控风险因子表征、人群重金属暴露表征及健康效应评估技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生物分子交互作用机制、基于健康大数据的疾病预防和关键技术四个方面开展教学和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合作,力争5年内在公共健康与精准预防控制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使本学科在国内疾控系统达到前沿水平。
引进单位: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科名称: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环境医学
团队立项类别:A类
签约时间:2018-05-11
人数:32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室、理化检测所、环境与健康所
深圳市南山区龙苑路8号
重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暴露评估;重金属的检测分析;环境卫生学评价。
领导:江桂斌
职称:正高
业绩综述:江桂斌院士,现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ES&T杂志副主编。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等。研究领域涉及化学污染物形态、分析仪器研制、毒理与健康等。曾负责和完成我国EDCs第一期国家863项目;负责和完成我国POPs研究第一期国家973项目、POPs控制第一期国家支撑项目;负责和完成两期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典型POPs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现为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专家组组长、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负责人。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他引23000次,HI=73,出版专著13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著名高校作大会报告530次。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团队专科特长 | 江院士团队擅长于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行为、毒理与健康效应研究:1)环境污染物的识别与检测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3)环境污染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研究。 |
团队简介 | 江桂斌院士团队研究领域涉及化学污染物形态、毒理与健康等。团队成员包括院士1人,研究员14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青6人,优青5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团队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江桂斌院士先后负责和完成2期863、2期973、2期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1项POPs控制国家支撑项目和1项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目前担任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负责人和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1部。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江桂斌院士团队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的重大需求,在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开展了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相关研究,在PTS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毒理与健康效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近三年该团队在Nature、Cell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杂志EST发表论文32篇。累计培养研究生10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