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通过引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静教授重大慢病注册登记研究团队,双方合作在真实世界重大慢病诊疗策略的临床综合评价、重大慢病医疗质量评价与改善、大规模临床样本资源库建设与应用3个方面开展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未来的5年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逐步打造成一个区域性的代表性注册登记研究网络和重大慢性病的注册登记研究平台,使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重大慢性病登记注册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助力“健康深圳”建设。
引进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学科名称:卫生管理学
团队立项类别:B类
签约时间:2018-06-05
人数: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25503842
慢病防治科
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21号和南山区朗山路12号
肿瘤死因监测、伤害监测、人群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
领导:李静
职称:正高
业绩综述:李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致力于研究严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研究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改善心血管病的诊疗和防控质量,直接改善我国民众健康。通过合作培训提升我国临床研究水平。主持或参与22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等发表论文70余篇,担任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旗下期刊《Heart Asia》副主编、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首席专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16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明确了我国心肌梗死救治亟待改善的靶点;2、创新建立了适合国情的大规模多中心医疗质量评价方法;3、创新建立了我国规范化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评价体系;4、建立我国首个四大类重大慢病联合的国家注册登记研究;5、担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首席专家,科学评价雾霾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6、开展系列临床研究方法培训,提升我国临床研究整体水平。
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团队专科特长 | 多中心医疗质量评价方法、慢性病登记注册研究、建立了我国规范化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评价体系 |
团队简介 | 李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致力于研究严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研究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改善心血管病的诊疗和防控质量,直接改善我国民众健康。通过合作培训提升我国临床研究水平。主持或参与22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等发表论文70余篇,担任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旗下期刊《Heart Asia》副主编、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首席专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16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构成情况:团队共有成员15名;其中正高1名,副教授以上职称7名,根据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国家级人才2名,后备级人才2名;团队有5人拥有博士学历,另有1人博士在读。全国排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报社共同推出的“2015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所在团队专科排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