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引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咏明教授重症医学科团队,双方将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脓毒症患者病原学检测的应用、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及其评价与调控策略,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一般住院病人及重症患者预警评估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提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医务人员对脓毒症及MO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治疗、ECMO、血液净化、机械通气、重症超声、重症营养、免疫调理、镇痛镇静及重症抗感染等治疗水平,最终建立华南区脓毒症及MODS科学研究与临床诊疗中心,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成为华南区排名前十(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华南区医院专科(重症医学)声誉排行榜)。
引进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学科名称:临床医学重症医学
团队立项类别:B类
签约时间:2017-04-18
人数:15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83366120
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严重创伤、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血流动力学监测、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血液净化、重症床旁超声、重症营养、镇痛镇静
领导:姚咏明
职称:正高
业绩综述:博士后,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304医院创伤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客座或兼职教授。长期从事烧(创、战)伤感染与免疫,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转化研究。近年来,围绕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6年姚咏明教授当选为国际休克学会候任主席。近年来,团队以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负向调控为切入点,系统、深入探讨了该途径在创伤后MODS发病中的确切作用与临床意义,提出了新的理论学说、临床诊断评估系统及针对性治疗措施。 姚咏明教授团队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曾获得过国家、军队、北京市和其它项目总计80余项,总经费1亿左右。特别是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973“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全军“十二五”战创伤重大项目等具有标志性项目。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共计3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军特药批件1个,临床治疗批件1个。
单位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团队专科特长 | 长期从事烧(创、战)伤感染与免疫,休克、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转化研究,现科室在血流动力学治疗、ECMO、血液净化治疗、机械通气、创伤免疫调理及重症抗感染等方面优势明显。 |
团队简介 | 创伤外科研究室是为成立的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所设立的一所专门从事创(战、烧)伤外科基础研究并结合临床的研究实体。2010年被认定为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2013年晋升为全军后勤重点实验室,同时被推荐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重点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总数为23人,招收在读博士后、博士、硕士生研究生以及客座研究人员32人。有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人员5名,博士和硕士生导师9名。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同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1、严重创(战、烧)伤皮肤组织损伤发生机制和修复与再生机制与转化应用研究;2、严重创(战、烧)伤后内脏损伤发生机制以及促进内脏损伤主动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创伤免疫与脓毒症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等。在干细胞诱导分化和战创伤组织修复与再生、用于战创伤创面治疗的生长因子生物学研究与新药研发、创伤免疫和脓毒症发生机制与防治以及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研究等方面特色明显。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973“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全军“十二五”战创伤重大项目等具有标志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