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e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结构性心脏病团队

团队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引进潘湘斌教授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后,双方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1)结构性心脏病一站式微创治疗;(2)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3)结构性心脏病创新技术及创新器械研发。预期经过5年合作之后,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将达成以下预期目标:(1)建成结构性心脏病复合技术诊疗和远程会诊中心。培养出本院复合技术人才5名,掌握结构性心脏病关键治疗技术,如结构性心脏病一站式微创治疗技术、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等前沿技术,成为国家或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2)建成结构性心脏病复合技术诊疗培训中心。开展结构性心脏病复合技术的医师培训工作,培训外院新型复合技术医师10-15名,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成为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联合博士生培养基地;(3)建成结构性心脏病复合技术诊疗创新技术及创新器械研发平台,全面提升我院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目前已经开展的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先心病、重症瓣膜病的复合新技术和新器械的研发工作。获得专利1-2项。

引进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学科名称:临床医学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

团队立项类别:B类

签约时间:2020-06-17

人数:31

疗诊信息 Diagnosis Information
团队组成 Team Composition
团队带头人
暂无图片

领导:潘湘斌

职称:正高

业绩综述:潘湘斌,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院长助理兼心脏外科病房主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潘湘斌医生是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在长期从事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经皮介入技术,同时掌握心脏内科及心脏外科的主要治疗技术,是能够同时完成心血管疾病经皮介入、复合技术及体外循环手术的复合型人才。每年完成的手术量首屈一指,而且在新技术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共计15项技术查新为世界首创,获得26项国内外专利,其主持研发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实现了“不开刀、不用放射线、不用全身麻醉”治疗常见心脏病,不但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免受辐射损伤,而且医护人员无需穿着沉重的铅衣,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该技术不但解决了放射线及造影剂带来的医源性损伤,而且降低了对医疗资源的依赖,甚至可以通过门诊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不但减轻患者创伤,而且明显降低医疗费用,为国家“大病不出县”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国家卫健委质控中心于2018年为该技术颁布了临床应用指南,使其成为临床常规诊疗技术

团队其他成员
团队组成 Output Team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团队专科特长 1.结构性心脏病一站式微创治疗;2.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3.结构性心脏病创新技术及创新器械研发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均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核心成员8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4人,团队共拥有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6人。团队核心成员8人,涉及专业包含心脏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均长期从事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共主持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发表SCI论文多篇。团队成员22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6人,是团队重要的新生力量和后备人才,是落实本团队核心成员和团队成员,囊括了高水平人才和重要后备力量,团队结构合理,团队执行力和配合度高,是实现团队计划的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
团队特色技术介绍 Technology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