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里院士长期从事视网膜神经机制及神经致盲性眼科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眼科相关唯一的重大项目《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负责人,同时也是国际眼科界影响因子最高杂志Prog Retin Eye Res唯一的中国编委。杨院士团队应用多学科技术对视网膜神经信号传递、调控及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近视、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视网膜变性致盲后功能恢复等,连续取得进展。该团队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培养上海巾帼创新新秀奖获得者,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多人。近三年来多次应邀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经济论坛、International Retina Summit、香山科学会议等国际国内会议上,作与视觉疾病及其修复机制相关的科学报告超过30次。核心成员孙兴怀教授,目前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系青光眼及视神经相关疾病专家;许迅教授,系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赵培泉教授,系国内儿童眼底疾病权威专家;在眼底病与视神经疾病诊疗与机制研究方面均有很深造诣。
引进单位:深圳市眼科医院
学科名称:临床医学眼科学
团队立项类别:A类
签约时间:2020-06-30
人数:15
深圳市眼科医院
23959500
眼底病科/深圳市眼科疾病转化医学创新平台
深圳市福田区泽田路18号
眼底及视神经疾病、视网膜疾病转化医学研究、视觉修复相关技术
领导:杨雄里
职称:正高
业绩综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顾问,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学术机构荣誉教授,“大辞海”、“辞海”副总主编,“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编委。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理学报》及《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等。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负责人。作为PI和Co-PI分获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和 “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组织”研究基金。曾作为首席科学家及负责人主持科技部攀登计划、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长期从事视网膜神经机制和重要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专著、译著多部。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获选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单位 | 复旦大学 |
团队专科特长 | 眼底及视神经疾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转化医学研究、视觉修复相关技术 |
团队简介 | 杨雄里院士长期从事视网膜神经机制及神经致盲性眼科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眼科相关唯一的重大项目《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负责人,同时也是国际眼科界影响因子最高杂志Prog Retin Eye Res唯一的中国编委。杨院士团队应用多学科技术对视网膜神经信号传递、调控及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近视、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视网膜变性致盲后功能恢复等,连续取得进展。该团队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培养上海巾帼创新新秀奖获得者,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多人。近三年来多次应邀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经济论坛、International Retina Summit、香山科学会议等国际国内会议上,作与视觉疾病及其修复机制相关的科学报告超过30次。核心成员孙兴怀教授,目前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系青光眼及视神经相关疾病专家;许迅教授,系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赵培泉教授,系国内儿童眼底疾病权威专家;在眼底病与视神经疾病诊疗与机制研究方面均有很深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