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共建: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
电话:0755-2220 9945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安托山一路2号(侨香办公区)及深圳市福田区园岭五街8号(园岭办公区)
粤ICP备15085268号-1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17号 网站标识码:4403000056
一、项目背景
“深圳市伙伴关系建设-深圳市医务人员研究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经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主持建设,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项目旨在整合生物健康产业全链条,建设深圳区域卫生人才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深圳市医务人员关注乃至倡导全球健康理念,提升临床科研、创新研究和管理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事业贡献切实可行的能力建设提升方案。项目通过构建湾区健康青年学者协作网络,汇聚优秀卫生健康领域青年学者资源,促进青年学者和卫生健康提供者建立创新型合作关系,并引导优质科研资源落地及医疗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探索可复制化的创新合作平台模式,促进医务人员能力提升模式的创新以应对更广泛的全球健康挑战,促进医疗卫生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格局的蓬勃发展,以助力建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促进全球健康发展。
本次湾区健康青年学者-医务人员协作工作坊活动为深圳市伙伴关系建设-深圳市医务人员研究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的第一次主题活动,活动以二者协作的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利用工作坊成员高度参与、高效产出的特点,将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性作用,深入挖掘医务人员的切实感受,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研-学合作、高效产出。
参与本次工作坊的湾区健康青年学者已完成组建,并开展前期工作,现招募工作坊医务人员。
二、项目主题
公立医院人力薪酬制度改革背景下医务人员获得感提升策略研究。
三、项目意义
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湾区健康人才资源,深入探究医务人员职业获得感,为切实提升医务人员获得感,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同时促进健康领域青年学者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深入交流,学者与医务人员相互启发,带动医务人员研究与管理能力提升。
四、项目活动形式
(一)参与人员:
青年学者协同医务人员。
青年学者由湾区健康青年学者协作网络成员组成,即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机构,40岁以下博士学位或40岁以下副高职称,从事卫生人力、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科研工作的青年学者,详细资料见附件一。
医务人员由深圳市公立医院,40岁以下或中级及以下职称的一线医务人员组成。
(二)开展形式:
通过工作坊形式,即临床医务人员与相关专业领域青年学者面对面沟通,以短期(半天)、多次(2周/次,一系列4-5次)开展目标明确的分小组分任务(6-10人一组)的形式,分别产出、讨论,共同完成项目研究。
(三)工作坊介绍
本工作坊将由医务人员与青年学者进行密集讨论,就医务人员获得感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对策。有别于传统的会议中通常一方传达、一方被动接受为主的形式,工作坊是互动的、平等的、主动参与型的活动。所有与会者高度参与,通过“充分的发散,有效的收敛”的讨论,形成共同成果产出。为了防止会议讨论停滞不停,会在小组内设置促进者,引导成员、促进工作坊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
五、招募条件
(一)招募人数
20-30人
(二)准入标准
1.在深圳市市级、区级或新建公立医院任职
2.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括临床医生、临床护士、医学技术人员
3.40岁以下或中级及以下职称
符合以上要求的医务人员均可自愿申请加本次工作坊项目。工作组将根据项目开展需要对报名人员统一进行的电话遴选。
(三)权益与责任
所有参与者需配合项目开展相关工作事宜,所有参与均作为项目组成员,享受相关知识产权和收益。
(四)加入及退出机制
1.加入机制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交《湾区健康青年学者-医务人员协作工作坊医务人员申请表》及个人简历各一份。
2.退出机制
工作坊成员的加入与退出均遵循自愿原则。成员退出应提前2周向工作组提出书面申请。如果工作坊成员连续3次不参加工作坊活动,将视为自动放弃工作坊参与资格。
招募时间:2021年12月13日-12月20日
申请表及简历发送地址:jyzxwz@wjw.sz.gov.cn
项目联络人:杨楠,0755-22657725
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
2021年12月13日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