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或地区越发达,就越重视老百姓的健康。欧美、日本、新加坡,我国的香港,无一例外。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中心”,一场变革开始全面打响。
作为全国医改先锋,深圳闻令而动。201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健康深圳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全面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行动计划实施四年后,2021年12月深圳首部《居民健康白皮书》和大家见面了。这并非要“晒成绩”,而是要“做小结”,从当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影响因素入手,全景式描绘这座城市和居民的“健康画像”,为下一阶段行动找准“靶点”。
让人忧心的是,深圳常住人口虽然很年轻,但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状态普遍。每10个深圳人中,就有4个血脂异常,3个超重,2个高血压,1个糖尿病。三成深圳人的画像,不是想象中的人人都是“高富帅”“白富美”。
让人欣喜的是,在短短几年内,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已经给深圳的健康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化:预防为主、少生病少住院、“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三减三健”等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很多市民的自觉追求;医疗资源大幅增长,每个行政区至少有1家市级医疗中心、1家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有1家社康机构,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健康保障更加完善;“深圳蓝”、“深圳绿”成为大城市中难得的风景线,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深圳成为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13项目标中,深圳已提前完成10项。
《深圳居民健康白皮书》发布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深圳也将其视为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可遇不可求的良机,进行一场全民性的大型公共卫生教育、健康生活科普,同时将抗疫与“强基层、促健康”相结合,加快打造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夯实基层卫生健康队伍,推动全社会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践行“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理念。
当前,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和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将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努力建成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和国际化医疗中心,实现“病有良医”,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过去10年,全市人口增加了近七成,虽然15-59岁的中坚力量比重稍有下降,但仍要比全国水平高出16.18%,深圳仍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
2020年深圳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53岁,婴儿死亡率为1.14‰,孕产妇死亡率为4.79/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4.87%,上述核心健康指标多年持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深圳人虽然还很年轻,但“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越来越多,患病率也随年龄的上升而升高。最新一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深圳市居民总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为分别为20.74%、39.71%、7.23%,这意味着十个深圳人中就有两个高血压、四个血脂异常和一个糖尿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伤害死亡(即损伤和中毒)已成为深圳居民的三大“健康杀手”。2020年深圳死亡13967人,其中近四成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三成死于肿瘤,一成死于伤害死亡。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深圳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深圳人高发的十大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和肛门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白血病、淋巴瘤、子宫癌;排名前五位的伤害死亡是:自杀、意外跌倒、交通事故、意外中毒和被杀。
“十三五”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230家、床位6.29万张、执业医师4.26万名,相比“十二五”末(2015年),分别增长了46.87%、65.09%、46.9%;千人口床位数达到3.58张,千人医生数为2.42名。截至2021年底,全市三级医院49家,社康机构833家(含深汕),“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
全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2017年9月,深圳发布《健康深圳行动计划(2017-2020年)》,启动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身普及等11个板块94个专项行动,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从70元提高到134元,免费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精准化疾病筛查、综合化健康管理等38类公共卫生服务,努力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不生大病,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深圳医改领着健康跑。自2015年8月罗湖医改启动开始,“以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的深圳医改驶入快车道,目前已初步建立“市级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其中,以市属医院为主体的市级医疗中心,负责“顶天”打造学科建设高地,以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为主推动集团化运作,负责“立地”促健康。目前,全市共有17家市级医疗中心、17家基层医疗集团。
2014年起,通过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230个,汇聚了1012名高层次人才,与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共建了6家名院,建设了10家名医诊疗中心,打造了一批医学重点学科,2021年全市三甲医院的数量达到26家,其中7家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看大病不出深圳”正从愿望变成现实。
从“补短板”到“建高地”,深圳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加快从“卫生城市”转型升级为“健康城市”。2020年、2021年发布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显示,深圳位列五大“健康引领型城市”之首,在居民健康支出、健康水平和慢性病防治方面排名第1。2020年深圳医疗卫生事业费投入441.10亿元,较上年的335.49亿元增长了23.94%,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人均卫生事业费也以2511.98元位列全国第一。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深圳市、市委,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建成一流的健康城市和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深圳居民健康白皮书》在此时发布,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既是对全市居民健康状况的一次“大体检”、大提醒,也是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健康环境的一次大盘点、“大拷问”,让每个深圳人了解自己的健康水平和健康威胁,让这座城市看清自己的健康短板和前行方向。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996”、“007”的高强度节奏正在透支“打工人”的健康,深圳如何平衡GDP与人的“跷跷板”,成为宜居宜业的家园?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下,如何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真正实现“绿色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地到来,深圳如何未雨绸缪,让拼搏的人们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持续不退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为这座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敲响了警钟,深圳面临着传统传染病与新发传染病相互交织、传染病与慢性病双重叠加的复杂形势。我们亟需补上的短板还有太多,“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尚未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够强大,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干预还不到位,共建共享健康深圳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任重而道远!
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实现全民健康,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持续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深圳将切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构建建设一流的健康城市和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让每个市民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活得更健康。
谨在此致敬逆风而行的抗疫勇士和守望相助的全体市民,感谢为健康深圳建设和白皮书撰写而身体力行、辛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
健康深圳行动推进委员会
2021年9月